题目
1.【单选】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免费性
D.基础性
2.【单选】下列关于教师职业,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A.春秋时期,私学教师逐渐成为一种行业
B.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师工作应该被视为一种专业
D.“学在官府,以能者为师”,成为古代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3.【单选】某课堂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应选择的是( )。
A.讲授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4.【多选】关于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对学生因势利导属于疏导性原则的要求
B.锻炼法属于暗示的方法
C.因材施教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施不同的教育
D.立志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5.【判断】自我评价由于缺乏外部评价标准的参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较弱。( )
6.【单选】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会和学生进行谈话。这使用了态度改变的( )。
A.条件反应法
B.提供榜样法
C.说服法
D.自我修养法
7.【单选】( )的学习者更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A.同时性加工
B.发散型
C.表层认知加工
D.场依存型
8.【单选】关于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违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禁止性规定的,可以给予相应的处分
B.教师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C.教师在受警告处分期间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D.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按干部管理权限,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9.【多选】要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教师要注意( )。
A.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B.课题难度要适当,学生经过努力恰好可以完成
C.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D.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10.【判断】家明擅自离校发生交通事故,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不承担事故责任。( )
答案解析
1.【答案】A 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强制性。
2.【答案】D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庠”,那时以长者为师,以能者为师。到了奴隶制社会时期,“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当时教师都是由官吏兼任,即“官师合一”。
3.【答案】A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4.【答案】AC 陶冶法属于暗示的方法;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5.【答案】√ 自我评价由于缺乏外部评价标准的参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较弱。
6.【答案】C 在实际教育情境中,言语说服是教师用来改变学生态度的更为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说服性沟通法。
7.【答案】B 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来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8.【答案】C 教师在受记过及以上处分期间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9.【答案】ABCD 四个选项都能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
10.【答案】√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