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小学数学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木棒理解“加减数”这一知识点,主要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2.【单选】1949年,美国泰勒出版了( )。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泰勒因此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
A.《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课程》
D.《大教学论》
3.【单选】引导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溺水事件的处理等,都属于(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4.【多选】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
B.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C.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D.201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开始分批实施
5.【判断】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制度文化处于文化的内核层。( )
6.【单选】为什么考的不理想?张强回答道:“我实际上没下功夫的。”张强是把原因归因为( )的因素。
A.内部、稳定、可控
B.内部、不稳定、可控
C.内部、不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不可控
7.【单选】学生先学习有理数,再学习无理数,这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符号学习
8.【单选】岚老师善于与同事们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进步。并且在同学口中既是良师也是益友的他善于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体现岚老师具有( )。
A.其他能力和知识
B.合群心
C.自信心
D.启发性
9.【多选】下列关于教书育人师德条目说法正确的是( )。
A.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方法
B.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目标指向
C.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理念
D.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底线
10.【判断】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涉及未成年人事件应当客观、审慎和适度,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
答案解析
1.【答案】A 题干体现启发性原则。
2.【答案】B 1949年,美国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泰勒因此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
3.【答案】A 引导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溺水事件的处理等,都属于常规管理。
4.【答案】BD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B错误;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开始分批实施,D错误。
5.【答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的内核层。
6.【答案】B 没下功夫体现张强把失败的原因归为努力程度,它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
7.【答案】A 并列结合学习指的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题干中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作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是同一抽象水平概念,属于并列结合学习。A项正确。
8.【答案】B 教师若有合群心,就能发挥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不同类型、不同个性、不同文化生活背景的教师和学生组织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活动。
9.【答案】AB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理论依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目标指向。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结果评价的指导思想。
10.【答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涉及未成年人事件应当客观、审慎和适度,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