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A.《教育独立议》
B.《教育诗》
C.《教育学》
D.《新教育大纲》
2.【单选】(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A.学业成绩评定
B.上课
C.布置与批改作业
D.课外辅导
3.【单选】既有利于教育普及,又使学术保持较高水平的学制是(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壬寅学制
D.中间型学制
4.【多选】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 )。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D.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5.【判断】教育目的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 )
6.【单选】胡老师是一名新老师,深受学生喜爱,当班级中的学生在某次测验中取得进步和好成绩时,她都对其进行表扬和奖励。胡老师的做法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7.【单选】某大学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发表错误观点,还在班级群里散布不良信息。该老师违背了《十项准则》中的( )。
A.坚定政治方向
B.潜心教书育人
C.传播优秀文化
D.坚持言行雅正
8.【单选】兰兰问妈妈什么是好孩子,妈妈认为好孩子首先就应当成绩优异,于是兰兰努力学习,想要成为“妈妈的好孩子”。兰兰此时的学习驱力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成绩内驱力
9.【多选】下列关于动作技能的影响因素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的示范要注意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的结合
B.不同的学习者练习效果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趋势是进步的
C.在学习的初期,应强调内部反馈的作用
D.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10.【判断】积极的课堂气氛对个人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社会助长作用。( )
答案解析
1.【答案】D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2.【答案】B 上课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3.【答案】D 分支型学制也称为中间型学制,既有利于教育普及,又使学术保持较高水平。
4.【答案】ACD 有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属于班级管理的功能。
5.【答案】×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6.【答案】D 效果律是指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7.【答案】C 传播优秀文化的内容包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8.【答案】B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兰兰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得到妈妈的赞许。
9.【答案】CD 选项C在学习的初期,外部反馈的作用较大;而在学习的中期和后期,应强调内部反馈的作用,以此提高个体对各种肌肉动作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选项D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有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10.【答案】√ 积极的课堂气氛对个人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社会助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