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关于班级管理的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行管理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B.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体现了班级管理的目标管理模式
C.班干部轮换制体现了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后分解目标
2.【单选】我国德育的永恒主题是( )。
A.理想信念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
3.【单选】关于教育目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
B.周代“六艺”中的“射”“御”属于体育范畴
C.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2021年,“劳动”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中
4.【多选】关于教育对人口的反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
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C.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
D.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5.【判断】条件性课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水平,直接制约着课程的实际效果和人的现实发展水平。( )
6.【单选】根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下列属于最基本的需要是( )。
A.食物、水、空气、睡眠等的需要
B.要求稳定、安全、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
C.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
D.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7.【单选】( )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A.关系转换说
B.概括化理论
C.相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8.【单选】赵明能根据A>B,B>C的关系推导出A>C的原理,明确了A、B、C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多选】关于态度的定义,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态度是实际反应本身,而不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B.态度不是天生的
C.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D.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0.【判断】慎独能避免教师出现双重人格、两面行为。( )
答案解析
1.【答案】B 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体现了班级管理的民主管理模式。
2.【答案】B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是我国学校德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处于核心地位。
3.【答案】D 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中。
4.【答案】ACD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体现的是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所以B不选。
5.【答案】× 条件性课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水平,间接制约着课程的实际效果和人的现实发展水平。
6.【答案】A 生理需要是级别最低、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等。
7.【答案】A 以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并通过“小鸡觅食”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8.【答案】D 题干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9.【答案】BCD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10.【答案】√ 具有慎独的教师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因为他是靠自己的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的,所以慎独能避免教师出现双重人格、两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