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教师的职业早期是融合在其他行业之中,还没分离出来,还不是一种独立的职业是在哪个阶段?( )
A.非职业化阶段
B.职业化阶段
C.专门化阶段
D.专业化阶段
2.【单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中,( )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谈话法
D.书面材料分析法
3.【单选】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包括( )。
A.法治
B.和谐
C.平等
D.自由
4.【多选】关于教育与人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社会发展处于较为落后状态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以体力劳动为主,因此社会关注人口质量
B.高岀生和低死亡构成的高增长的模式对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影响较大且不稳定
C.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就必须放在扩大规模和增加数量上
D.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流动和迁移倾向呈正相关
5.【判断】我国正式试办义务教育是在1906年。( )
6.【单选】( )阶段的人基于他自己的良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对错。
A.遵守法律取向
B.社会契约取向
C.“好孩子”取向
D.普遍伦理取向
7.【单选】关于教师职责,《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专业人员
B.技术人员
C.管理人员
D.教育人员
8.【单选】关于认知主义心理学家苛勒的理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完形一顿悟说是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
B.完形是一种定向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C.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D.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学习在于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完形”
9.【多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
A.收入合理
B.人际关系和谐
C.具有教育的独创性
D.教育过程中情绪和谐
10.【判断】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
答案解析
1.【答案】A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融合在一起,教师由其他行业的人员兼任,教师不是独立的职业。此时教师职业处于非职业化阶段。
2.【答案】C 谈话法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3.【答案】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答案】BCD 当社会发展处于较为落后状态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以体力劳动为主,此时社会关注人口数量;当社会发展处于较为先进状态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以脑力劳动为主,此时社会更强调人口质量。
5.【答案】× 我国正式试办义务教育是在1911年。
6.【答案】D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道德推理最高阶段的人基于他自己的良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对错。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属于道德发展最高阶段。
7.【答案】A 关于教师职责,《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8.【答案】B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9.【答案】BCD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认知正常、情绪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人际关系和谐;认同教师职业;教育过程中情绪和谐;具有教育的独创性。
10.【答案】×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