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卢梭
2.【单选】心理上的成熟一般是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反映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
3.【单选】关于教学与智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等于智育
B.教学与智育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智育只能通过教学才能实现
D.教学是智育的实施途径
4.【多选】教师职业发展的历程包括( )。
A.非职业化阶段
B.职业化阶段
C.专门化阶段
D.专业化阶段
5.【判断】教育方针等同于教育目的。( )
6.【单选】《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A.八
B.十五
C.十六
D.十八
7.【单选】小李在生活中是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喜欢提问,喜欢猎奇,对凡事充满浓厚的兴趣。根据相关测试,他是一个高创造力者,这说明( )是影响人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A.个性
B.环境
C.智力
D.指导
8.【单选】在《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办法》中,教师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该处分决定之日起( )内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或学校主管单位申请复核。
A.十五日
B.三十日
C.四十五日
D.六十日
9.【多选】为使智慧技能在操作水平上顺利形成,教师必须做到( )。
A.关注学生智慧技能的掌握和转化
B.语言的使用逐步递减
C.注意智慧活动的掌握程度
D.言语的合理运用
10.【判断】改变教师对工作的不合理认知可以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矫正。( )
答案解析
1.【答案】B 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
2.【答案】C 题干体现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答案】D 教学不等于智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途径之一;智育不仅仅只能通过教学才能实现,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
4.【答案】ABCD 教师作为历史悠久的社会职业,其产生与发展变化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
5.【答案】× 教育目的不同于教育方针。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制定的主体不同。教育方针是党制定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制定的。其次,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也就是说,教育方针是更加上位的概念。
6.【答案】C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7.【答案】A 创造力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强烈的好奇心属于个性特征之一。
8.【答案】B 在《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办法》中,教师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该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或学校主管单位申请复核。
9.【答案】AD 为使智慧技能在操作水平上顺利形成,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四点:(1)呈现智慧技能的所有动作;(2)形成智慧技能的表象;(3)关注学生智慧技能的掌握和转化;(4)言语的合理运用。
10.【答案】√ 改变教师对工作的不合理认知可以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