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陶行知指出“接知如接枝”,强调要以自己的知识为“根”,以此来接受他人知识的“枝”,使这两种知识得到结合。这反映了( )教学规律。
A.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D.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单选】( )重视学前教育,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3.【单选】1995年,( )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中国首次以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的国家教育目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4.【多选】以下关于分支型学制,说法正确的有( )。
A.分支型学制又被称为中间型学制或“Y”型学制
B.分支型学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制
C.分支型学制是在双轨学制与单轨学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分支型学制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判断】德育即培养学生品质的活动。( )
6.【单选】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这种现象是指教师的( )。
A.课堂运作能力
B.移情
C.期望
D.焦虑
7.【单选】( )是原有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A.学习
B.创造力
C.迁移
D.练习
8.【单选】王老师发现班上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江伟喜欢看课外书,于是就表扬了他,后来江伟就越来越喜欢看书了。这个现象可以用( )进行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9.【多选】《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自觉爱国守法”的具体内容包括( )。
A.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C.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D.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10.【判断】根据弗洛伊德观点,大约3个月的时候,儿童开始发展关于他人的概念。( )
答案解析
1.【答案】D “接知如接枝”的意思是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这句话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时要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答案】A 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答案】A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中国首次以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的国家教育目的。
4.【答案】ABC 单轨学制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
5.【答案】√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质的活动。
6.【答案】B 移情又叫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去体察其心情。
7.【答案】C 学习迁移是原有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8.【答案】A 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某种刺激(一般是愉快刺激)来增大行为反应的概率。老师表扬了江伟,导致他看书的频率增加,这是一种正强化。
9.【答案】BD 选项A和选项C是“坚定政治方向”的具体内容。
10.【答案】× 口唇期分两个时期:0-6个月和6-12个月。大约6个月的时候,开始发展关于他人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