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我国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设学授徒,宣传自己的学说和思想,其中影响和规模最大的是( )两家。
A.法、墨
B.儒、道
C.道、法
D.儒、墨
2.【单选】自( )开始,我国教育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寅学制
D.壬戌学制
3.【单选】关于班级教育活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班会在形式上分为常规班会、生活会、主题班会
B.确立主题是开好主题班会的基础
C.日常性教育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点
D.班会具有集体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4.【多选】关于翻转课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反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
B.传统课堂教学的主结构可精炼为“教、练、评”三个环节
C.翻转课堂的核心课程资源以5~15分钟的短小视频为主
D.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促进者
5.【判断】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传承。( )
6.【单选】( )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A.产生式迁移理论
B.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7.【单选】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维持功能
B.促进功能
C.指向功能
D.发展功能
8.【单选】《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9.【多选】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B.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性
C.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D.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10.【判断】研究表明,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没有任何影响。( )
答案解析
1.【答案】D 春秋时期儒家和墨家并称“显学”,是影响和规模最大的两家。
2.【答案】D 壬戌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3.【答案】D 班会具有集体性、针对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4.【答案】ABD 慕课的核心课程资源以5~15分钟的短小视频为主,选项C错误。
5.【答案】× 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6.【答案】D 关系转换说:以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并通过“小鸡觅食”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7.【答案】A 维持功能是指课堂管理能够维持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这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
8.【答案】C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9.【答案】ACD 选项B正确表述应该是: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10.【答案】× 研究表明,学生的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的、信任的、容忍的,则有助于孩子的优良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