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孩子吃香蕉时,挑了一个最大的,父母顿时皱起了眉头,以表示对孩子行为的不满。父母运用了( )。
A.讲解说理法
B.批评惩罚法
C.互动指导法
D.实践活动法
2.目标指导法是教师以( )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的( ),规范幼儿( )的一种管理方法。
①行为方向 ②行为结果 ③行为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下列规则引导法的操作要领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
B.要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掌握规则
C.教师要保持规则的一贯性
D.规则必须由教师统一制定
4.下列不属于互动指导法操作要领的是( )。
A.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当性
B.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时性
C.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度性
D.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量性
5.下列榜样激励法的操作要领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榜样的选择要健康、形象、具体
B.不可从影视作品中选取幼儿学习的榜样
C.班集体中榜样的树立要公正,有权威性
D.及时对幼儿表现的榜样行为做出反应
6.某幼儿教师特别喜欢班里几个活泼、开朗、听话的孩子,上课总是提问他们,这违背了班级管理的( )。
A.主动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高效性原则
D.共同参与性原则
7.小一班的小熊老师每天都在忙着管理班级,无暇顾及其他工作,但是最后取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还把自己搞的很累,腰酸背痛的。这主要是违背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 )。
A.主体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高效性原则
8.幼儿园的大班人数应该是( )人。
A.25
B.30
C.35
D.40
9.幼儿园班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教师
B.小组
C.个体
D.班集体
10.在早晨的游戏分享时间,老师问小朋友:“如果你是爸爸或妈妈,你喜欢什么样的宝宝?”幼儿们纷纷回答说“很乖的、听话的宝宝”“会自己吃饭的宝宝”“会自己高兴地上学的宝宝”。在后来总结部分,老师放慢节奏,重复着幼儿的回答并不断提问,引起幼儿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老师运用了班级管理方法中的( )。
A.规则引导法
B.榜样激励法
C.情感沟通法
D.角色扮演法
答案解析
1.【答案】C;互动指导法不是直接说教,而是给孩子一个“信号”,使孩子觉察,心领神会并按照家长的意图去做。
2.【答案】C;本题考察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为书中原话。目标指导法是教师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的行为方向,规范幼儿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
3.【答案】D;本题考察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规则不仅可以由教师制定,也可以由幼儿来制定,故D选项说法错误。
4.【答案】D;本题考察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为书中原话。互动指导法的操作要领包括: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当性、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时性、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度性。
5.【答案】B;本题考察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其余三项均为书中原话。而B选项中的说法存在错误,教师也能从生活中或影视作品中选取幼儿可模仿学习的榜样。
6.【答案】B;整体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面向班级整体,包括全体幼儿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是对集体的管理,也是对幼儿个体的管理,必须平等对待所有幼儿。
7.【答案】D;高效性原则即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达到高效率的目的。
8.【答案】C;《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大班人数一般为35人。
9.【答案】D;幼儿园班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班集体。
10.【答案】C;情感沟通法是指通过激发和利用教师与儿童之间或儿童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积极情感以促进儿童产生积极行为的方法。题干中,老师通过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使幼儿形成站在他人立场和角度理解他人情感的习惯。老师使用的是情感沟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