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针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各国学制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跳级、实行特殊招生和特殊培养等。这体现了( )影响学制。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2.【单选】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属于( )。
A.外部评价
B.定量评价
C.定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3.【单选】以下不属于先进生的教育策略的是( )。
A.不断激励,加强抗挫能力
B.挖掘闪光,赋予期待
C.发挥优势,带动全班
D.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多选】关于教育的定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杨贤江提出教育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B.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一文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
C.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使人得到改进
D.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5.【判断】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也可以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
6.【单选】根据安德森对知识的分类,( )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操作性知识
D.事实性知识
7.【单选】态度是通过( )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A.遗传
B.模仿
C.学习
D.先天和后天
8.【单选】以下关于教师威信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B.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意识和心理结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必要条件
C.严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精神动力
D.加强教师仪表、言语、举止、习惯等方面的整饰是教师威信形成的重要捷径
9.【多选】每当班级里的同学有点滴进步时,林老师就在他们的积分本上盖一个小红章作为奖励。这种方法使用了(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正强化
D.负强化
10.【判断】性格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
答案解析
1.【答案】D 针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各国学制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跳级、实行特殊招生和特殊培养等。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学制。
2.【答案】B 定量评价是将评价对象进行量化,采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对搜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判断出价值。
3.【答案】B 选项B是对后进生的教育策略。
4.【答案】ABC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选项D错误。
5.【答案】× 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6.【答案】A 根据知识表征方式的不同,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7.【答案】C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8.【答案】C 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意识和心理结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径;加强教师仪表、言语、举止、习惯等方面的整饰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必要条件;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教师获得威信的重要捷径;严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精神动力。故选项C正确。
9.【答案】AC 社会学习理论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其中,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题干中,学生因有进步而得到老师的红章奖励属于直接强化,故A项正确。操作条件反射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某种刺激(一般是愉快刺激)来增大行为反应的概率。题干中,林老师在学生有进步的时候给予红章作为奖励,属于给予愉快刺激,增强行为出现概率,是正强化。故C项正确。因此,A、C两项正确。
10.【答案】× 品德反映了个体的道德面貌,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