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 )特点。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2.根据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不包括( )。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新异性
C.人的生活经验
D.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3.研究表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一般情况 3 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
A.3~5分钟
B.5~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4.王同学在语文老师讲课时开小差,想起来昨天爸爸给买的电动玩具车,这反映了注意的( )
A.动摇 B.转移
C.分散
D.起伏
5.“幼儿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是5-15分钟”指的是注意的( )。
A.稳定性
B.选择
C.范围
D.广度
6.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7.为了把课上得更加形象生动,某幼儿老师在上活动课时带去了不少直观教具,有实物、图片等,进教室后,她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有的挂在黑板上,她想今天的活动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结果相反,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
A.幼儿注意的范围小
B.幼儿对活动结果缺乏兴趣
C.活动目的和任务不明确
D.过多无关刺激导致幼儿难以集中注意
8.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9.小朋友在美术课上画画时,突然有家长进来给小朋友送生日蛋糕,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生日蛋糕。小朋友这个时候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10.老师为小班的幼儿准备了一节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幼儿开始时反应积极,十几分钟后就开始东张西望,这是由于( )引起了幼儿注意的分散。
A.过多的无关刺激
B.孩子没有兴趣
C.教学组织呆板
D.活动时间过长引起幼儿疲劳
答案解析
1.【答案】B;注意只有两个基本特点,分别是指向性和集中性。“聚精会神”指的是注意力集中。
2.【答案】D;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是有意注意。
3.【答案】A;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能注意10分钟,5岁注意20分钟。
4.【答案】C;开小差就是注意分散,是不好的消极现象。
5.【答案】A;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持续的时间长短。
6.【答案】A;一直认真听说明注意稳定,强调的是时间,和时间有关的是稳定性。
7.【答案】D;老师的行为对学生造成了干扰,这些对幼儿来说属于过多的无关刺激。
8.【答案】A;被吸引是注意,其他选项没有体现。
9.【答案】B;被突然进来的家长吸引了目光,无目的无意志努力,是无意注意。
10.【答案】D;十几分钟后就开始东张西望,说明活动时间过长引起幼儿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