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关于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规律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基础
B.掌握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C.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存在相互转化的内在机理
D.在教学中可以只重视能力发展
2.【单选】古代( )教育强调军体训练、政治道德灌输,主要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和勇猛的武士。
A.雅典
B.斯巴达
C.埃及
D.罗马
3.【单选】《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主要突出了教育对( )的影响。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4.【多选】以下关于社会本位论,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本位论是以社会的需要为确定的依据
B.涂尔干和那笃尔普都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C.卢梭是社会本位论中最激进的一个
D.社会的价值只在于它有助于个人发展
5.【判断】在我国,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是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
6.【单选】学生知道有个心理学家叫“加涅”。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属于( )。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态度
D.智慧技能
7.【单选】陶行知提出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境界的高尚性
B.意识的自觉性
C.行为的典范性
D.影响的深远性
8.【单选】小安看见公园里晨练的老人们在打太极拳,也开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照着样子练,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
A.定向
B.模仿
C.整合
D.熟练
9.【多选】皮亚杰认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征表现为( )。
A.守恒性
B.可逆性
C.抽象逻辑思维
D.补偿性
10.【判断】品德与态度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同性质的。( )
答案解析
1.【答案】C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A错误。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B错误。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D错误。
2.【答案】B 古代斯巴达教育强调军体训练、政治道德灌输,主要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和勇猛的武士。
3.【答案】A 《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主要突出了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4.【答案】AB 卢梭是个人本位论中最激进的一个,故C说法错误。社会的价值只在于它有助于个人发展,这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故D错误。
5.【答案】√ 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是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6.【答案】A 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即通过言语讲述传达某种信息的能力。它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即“知道是什么”(what)的能力。
7.【答案】C “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所以体现的是行为的典范性。
8.【答案】B 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9.【答案】AB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小学三年级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抽象逻辑思维和补偿性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
10.【答案】√ 品德与态度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同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