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具有( )。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2.【单选】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3.【单选】( )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A.爱伦·凯
B.孔德
C.洛克
D.卢梭
4.【多选】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B.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
C.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D.学校教育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
5.【判断】课程方案是课程编制中最重要的工作。( )
6.【单选】推孟于1916年发表的( )量表,该量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
A.比纳—西蒙
B.幼儿智力
C.斯坦福—比纳
D.成人智力
7.【单选】下列学习中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
A.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
B.认真学习是为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C.对数学很感兴趣,每天都积极写奥数题
D.不好好学习会挨揍
8.【单选】暑假期间,王老师开车去超市买菜的路上,撞伤了班上的王二同学,导致王二骨折。此次事故由(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学校
B.王老师
C.王二的监护人
D.王二
9.【多选】关于问题解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忆电话号码属于问题解决
B.和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就一定可以解决问题
C.功能固着也是一种定势
D.个体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问题解决
10.【判断】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分散练习的效果优于集中练习的效果。( )
答案解析
1.【答案】C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具有受保护权。
2.【答案】A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答案】D 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4.【答案】ABC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故D错误。
5.【答案】√ 课程方案是课程编制中最重要的工作。
6.【答案】C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在比纳-西蒙量表的基础上做了修订,于1916年发表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
7.【答案】C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对学习活动影响大,时间持久。选项ABD属于外部学习动机。
8.【答案】B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9.【答案】CD 选项A中回忆电话号码违背了序列性的特点,不属于问题解决。选项B中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不是一定可以解决。
10.【答案】× 研究表明,对于一个连续性的操作任务而言,分散练习的效果优于集中练习;而对于不连贯的操作任务而言,集中练习的效果优于分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