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家长只注意满足学前儿童的生理需要,而忽略了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学前儿童的某些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特征。
A.自我认识
B.后天脑损伤
C.动机
D.情绪
2.幼儿园教师及家长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
A.提醒幼儿吃饭时细嚼慢咽
B.少吃或不吃肉食,多吃蔬菜
C.不定时、定量进餐
D.少喝白开水,多喝牛奶
3.以下关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说法有误的是( )。
A.儿童期恐惧是学前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
B.焦虑的儿童夜间往往不敢单独睡,怕黑,常需成人陪伴,常伴有意遗尿现象
C.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
D.发音性语言障碍的儿童不存在发音器官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4.学前儿童说谎有其特殊性,但应注意不能让幼儿经常说谎,当发现孩子有这种情况发生时,应弄清缘由,有针对性地给予关注和教育。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家长要言传身教,做出好榜样
B.营造宽容气氛,鼓励孩子讲真话
C.可以通过严厉的惩罚或责骂来威胁孩子
D.一旦孩子说谎,家长要及时调查、揭穿,不能让谎话得逞
5.有些幼儿到了一定年龄2岁左右,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妈妈,妹妹......”然后抓耳挠腮,脸涨得通红,手脚比划半天,却挤不出别的字,这是( )问题。
A.发音性语言障碍
B.表达性语言障碍
C.口吃
D.语言节律
6.从小培养儿童懂道理、讲道理的品质,不要过分溺爱和迁就儿童,从小培养儿童合理宣泄自己情绪的方法。这是预防( )的措施。
A.儿童期恐惧
B.儿童期焦虑
C.攻击性行为
D.暴怒发作
7.现在的幼儿园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幼儿会将一些流行用语放在嘴边,例如“哎呀我去”“老铁666啊”“你看我扎不扎你”等,这对于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学前儿童来说,情绪和行为必将受到影响。这指的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中的( )。
A.自我认识
B.家庭
C.遗传
D.社会
8.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
A.动机
B.情绪
C.自我认识
D.遗传因素
9.幼儿摔倒了不要大声呵斥幼儿,幼儿夜晚无法入睡也不应吓唬幼儿,这比较适合( )岁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
A.0-1
B.1-3
C.3-7
D.7-12
10.( )或疾病可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A.情绪
B.动机
C.遗传
D.后天脑损伤
答案解析
1.【答案】C;本题考察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答案】A;幼儿应营养均衡,应吃肉食,故B选项错误;应定时、定量进餐,故C选项错误;多喝白开水,D选项错误。
3.【答案】C;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品行障碍。
4.【答案】C;不能用严厉的惩罚或责骂来威胁孩子。
5.【答案】B;表达性语言障碍是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一种类型。这类儿童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年龄的孩子,他们在一岁半时能理解给予的简单的言语指令,在学说话时能发出一些语音,但却不能很好地组词造句,学习语言的速度比一般儿童缓慢得多。一般随年龄增长会自愈,逐渐获得正常的语言能力。
6.【答案】D;此为暴怒发作的预防措施。
7.【答案】D;本题考察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由关键词“流行用语”得知此为社会。
8.【答案】D;遗传属于生理因素。
9.【答案】B;本题考察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不要“吓唬”属于1-3岁心理保健。
10.【答案】D;后天脑损伤或疾病可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