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反映了教师的职业角色是( )。
A.传道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
D.管理者角色
2.【单选】( )的理论核心是将他控式管理转变为自控式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3.【单选】在课程资源的众多类型中,( )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A.显性课程资源
B.隐性课程资源
C.校内课程资源
D.校外课程资源
4.【多选】杜威被看作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他主张( )。
A.教师中心
B.教材中心
C.活动中心
D.经验中心
5.【判断】免费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
6.【单选】( )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A.图书馆
B.青少年宫
C.展览馆
D.儿童活动中心
7.【单选】学生做作业时,有的学生喜欢和别人对答案,不敢肯定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坚信自己的答案。坚信自己答案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沉思型
B.冲动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8.【单选】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不包括( )。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B.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C.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D.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意见的行为
B.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来的
C.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D.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奠基人
10.【判断】教师在课前宣布这一堂课的内容很重要,讲完后会当堂进行测验,因此学生在上课时全神贯注,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属于集体促成的纪律。( )
答案解析
1.【答案】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反映了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2.【答案】D 目标管理是美国的德鲁克提出的,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分解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其理论核心是将他控式管理转变为自控式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3.【答案】B 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4.【答案】CD 杜威反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主张新的“三中心”,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5.【答案】× 强制性又称义务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6.【答案】C 选项A、B、D三项是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而选项C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7.【答案】C “场独立型”学生倾向于依赖内在参照,善于进行知觉分析,不易受背景变化而变化。
8.【答案】C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是注重创造力个性的塑造的方法。
9.【答案】ABCD 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10.【答案】×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学生被某些学习任务吸引了注意力,因而对别的事情置之不理。学生由于要进行当堂测验,所以全神贯注地听课,课堂秩序井然,符合任务促成的纪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