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 )是影响教育活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B.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D.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2.【单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是独立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A.主体性
B.选择性
C.自我调控
D.创造性
3.【单选】关于我国的学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
B.壬子癸丑学制中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美育课程
C.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D.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4.【多选】关于人的发展概述,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
A.高尔顿——《遗传的天才》
B.董仲舒——性三品说
C.欧文——“教育万能论”
D.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5.【判断】选修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选择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 )
6.【单选】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迁移理论是( )。
A.概括化理论
B.关系转换说
C.形式训练说
D.相同要素说
7.【单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观点是建立在“白鼠迷箱”实验的基础上
B.桑代克认为教师应该经常搞突然袭击,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C.班杜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D.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8.【单选】下列关于认知方式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
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B.深层认知加工有利于侧重理解的考试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仅仅是问题解答的速度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9.【多选】下列属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的有( )。
A.实践性
B.内隐性
C.自主性
D.持恒性
10.【判断】诱因都是积极的。( )
答案解析
1.【答案】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是开展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影响教育活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
2.【答案】D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创造性是独立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3.【答案】D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得到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比壬寅学制更为系统完备,D错误。
4.【答案】ABCD 选项说法均正确。
5.【答案】× 必修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选择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
6.【答案】C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7.【答案】D 选项A的正确表述为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观点是建立在小猫“迷箱”实验的基础上的;选项B的正确表述为桑代克认为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所以教师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选项C的正确表述为班杜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8.【答案】B 场独立型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A项错误;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C项错误;并不能说认知风格孰优孰劣,D项错误。
9.【答案】ACD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是:内省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持恒性。
10.【答案】× 诱因分为积极的诱因和消极的诱因。凡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使个体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的诱因。消极的诱因可以产生负性行为,即使个体离开或回避某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