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2.【单选】教师若运用( )不当,容易让教学陷入“满堂灌”“满堂问”的注入式的泥潭。
A.讲授法
B.讨论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
3.【单选】中等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理普通教育与( )的关系。
A.职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高等教育
D.素质教育
4.【多选】关于新时代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的举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B.提高教师培养层次
C.开展教师全员培训
D.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5.【判断】校外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
6.【单选】程雨珊在全国数学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老师在班上点名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这以后,程雨珊学习更加努力,数学科目的成绩越来越好。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7.【单选】“我觉得苹果手机太贵了,一点都不划算。”这属于态度的(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8.【单选】小亦在做案例分析题时,思考了很久还是没有想到怎么回答,于是他暂时不做案例分析题,先跟朋友出去逛街,在逛街的过程中,他忽然想到了怎么回答。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原型启发
B.思维定势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9.【多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践是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B.教师要做到慎独,就应正确对待“隐”与“小”
C.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原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封建教育的主要标志
D.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目标指向
10.【判断】做笔记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 )
答案解析
1.【答案】C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2.【答案】A 讲授法容易陷入“满堂灌”“满堂问”的注入式的泥潭。
3.【答案】A 中等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4.【答案】ABCD 选项均是新时代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的举措。
5.【答案】×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6.【答案】D 桑代克提出了三大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削弱。故此题选D。
7.【答案】A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或信念。题干中对于苹果手机的评价就是一种认知,所以选项A正确。
8.【答案】D 酝酿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暂时停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而去做别的事情,几个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
9.【答案】BCD 选项B教师要做到慎独,就应正确对待“隐”与“微”。选项C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封建教育的主要标志。选项D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理论依据。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目标指向。
10.【答案】× 做笔记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一种精加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