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根据时间知觉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5岁幼儿不能完全理解年龄大小和出生顺序
B.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C.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D.6岁幼儿开始利用标尺但尚不能主动利用
2.妈妈要小明好好吃饭,吃完饭再看电视。可是小明就是不好好吃饭,吃一口饭就急着想看一眼电视。说明小明不具备注意的( )。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选择性
3.一走进游乐场,明明就能说出游乐场里有多少种设施,明明妈妈很惊讶,每次她只能看到一两种,因此她觉得明明是天才,其实这是由于明明( )能力较好。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4.在化妆活动上,孩子们都按要求化起了妆,其中罗丽小朋友的蝙蝠侠妆非常惊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老师提醒孩子们别看了,集中注意听老师说话,都没有效果。这是因为蝙蝠侠妆引起了孩子们(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选择
D.注意的分散
5.新生儿的视觉功能还未发育完全,新生儿眼球的天然焦距为( )左右。
A.10厘米
B.13厘米
C.30厘米
D.17厘米
6.日常生活中,一个物体有它的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属性,人体接受物体的这些属性过程中体现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记忆
7.小铁刚去湖南的时候在饮食方面总是不习惯,觉得微辣都难以忍受,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所有的菜都不辣了,小铁的这种变化可以用( )来解释。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补偿
8.把一个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这是( )。
A.联觉
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9.恐怖电影为了渲染恐怖的气氛,总是用很昏暗的色调拍摄。这是利用了( )。
A.感觉适应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联觉
10.“一目十行”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的是( )。
A.注意的集中与分配
B.注意的稳定与范围
C.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D.注意的范围与集中
答案解析
1.【答案】D;7岁幼儿开始利用标尺但尚不能主动利用,此为书上原话。
2.【答案】A;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它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小明不能好好把饭吃完,吃一下饭就看一眼电视,说明注意的稳定性不足。
3.【答案】A;明明妈妈和明明的不同之处在于,明明看到了全部种类,而明明妈妈只能看到一两种,注意到的数量不同,因此选注意的广度。
4.【答案】D;无关刺激的干扰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也就是引起了幼儿的无意注意。如题干中的蝙蝠侠妆的干扰,让幼儿再无心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说话了。
5.【答案】D;新生儿眼球的天然焦距为17厘米,此为书上原话。
6.【答案】A;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都属于个别属性。
7.【答案】B;感觉适应是指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8.【答案】C;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上,使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
9.【答案】D;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叫联觉。如恐怖电影中昏暗的色调,给人恐怖的感觉。
10.【答案】C;“一目十行”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分别是注意的范围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