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经验论
2.【单选】关于教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西方,古希腊出现的“智者派”是最早的教师
B.柳宗元所言要“交以为师”体现的是知己者角色
C.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属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D.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中的关键素养
3.【单选】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直接取决于该国家的( )。
A.政体
B.经济发展水平
C.领导人才
D.国家政策
4.【多选】关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认为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C.《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
D.赫尔巴特提出了“四阶段教学”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判断】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之后,我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
6.【单选】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和( )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A.社会环境
B.物质工具
C.知识经验
D.心理环境
7.【单选】在态度形成的( )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服从
8.【单选】产生式迁移理论是( )的现代化。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转换说
9.【多选】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 )。
A.教师的智力
B.教师的学科知识
C.教师的其他能力与知识
D.教师的自信心
10.【判断】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手段,教书才是最终目的。( )
答案解析
1.【答案】A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属于内发论的观点。
2.【答案】C 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属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教育理论知识属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3.【答案】A 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直接取决于该国家的政体。
4.【答案】BCD 柏拉图认为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A错误。
5.【答案】√ 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之后,我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6.【答案】A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和社会环境(社会交往)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7.【答案】C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8.【答案】B 认知心理学家辛格莱和安德森提出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桑代克相同要素说的现代化。
9.【答案】ABC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教师的智力、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其他能力与知识。教师的自信心属于教师的人格特征。
10.【答案】×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永远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