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
A.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实施终身教育
D.消灭一切阶级
2.【单选】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教学的起始阶段是( )。
A.激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3.【单选】“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4.【多选】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有( )。
A.文化
B.价值观念
C.人口数量
D.生产力
5.【判断】1994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6.【单选】考驾照时对不同的交通指示牌的认识与辨别,这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消退
7.【单选】以下关于职业倦怠去个性化的特征表述错误的是( )。
A.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
B.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C.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别学生
D.消极地评价自己,自我效能感下降,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8.【单选】班主任于老师喜欢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他很苦恼,只要他在场时,学生学习就会认真;一旦他离开教室,学生就开始放弃学习。这说明于老师的领导方式为( )。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9.【多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包括六个师德条目,其中教书育人的内容包括( )。
A.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B.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C.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D.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判断】某学生在完成需要对细节做分析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更好。该生应该是冲动型认知方式。( )
答案解析
1.【答案】B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答案】A 激发学习动机是教学的起始阶段。
3.【答案】B 题干中的话出自华生,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4.【答案】CD 人口数量、生产力都会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文化、价值观念并不能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5.【答案】√ 1994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6.【答案】A 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对交通指示牌”的认识,就是学习图像所代表的意思。
7.【答案】D 个人成就感降低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自我效能感下降,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缺乏适应性。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8.【答案】A 根据教师领导方式与学生学习管理的关系,教师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教师在场有效,离开就不行了属于权威型领导方式。
9.【答案】BD 选项A是爱岗敬业的内容。选项C是关爱学生的内容。
10.【答案】× 学生在完成需要对细节做分析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更好。该生应该是沉思型认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