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下面关于学生观,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的学习具有选择性
B.学生是发展的人
C.学生是独特的人
D.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满足学生所有的需求
2.【单选】我国颁布壬寅学制是在( )。
A.1902年
B.1903年
C.1912年
D.1922年
3.【单选】对道德行为起着动力作用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多选】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
A.必修课程
B.分科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5.【判断】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有驱动作用,但对教育者没有。( )
6.【单选】对于同一个问题: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锯掉一个角之后,还有几个角?小明脱口而出回答“三个”,小红稍加思考后回答“三个或五个”。此情况下,小明受到了( )的影响。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酝酿效应
D.思维定势
7.【单选】《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 )。
A.一年以上三年以下
B.二年以上五年以下
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D.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8.【单选】班杜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B.观察学习
C.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D.对符号-完形的认知
9.【多选】皮亚杰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哪两级水平?( )
A.他律水平
B.自律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10.【判断】实践是衡量教师道德觉悟的试金石。( )
答案解析
1.【答案】D 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满足。
2.【答案】A 1902年8月15日,即壬寅年七月十二日,由管学大臣张百熙“上仿古制”,并参照日本的学制拟定《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3.【答案】B 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所以,在品德结构中起着动力作用的是道德情感。
4.【答案】BD 按照课程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5.【答案】× 教育目的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驱动作用。
6.【答案】D 思维定势又称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题干所述是指小明想当然地认为四个角的长方形,砍掉一个后就是三个角,这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定势现象。
7.【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
8.【答案】B 班杜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而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修正已有行为的过程。
9.【答案】AB 选项C和D属于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水平。
10.【答案】× 慎独是衡量教师道德觉悟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