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新生儿吮吸母乳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2.【单选】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应做到( )。
A.教学相长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抓关键期
3.【单选】因为教师工作的( )特点,教师具有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责。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4.【多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与批改作业
D.课外辅导
5.【判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性质。( )
6.【单选】赫尔巴特说:“绝对必要的是教师要有极大的威信,除了这种威信外,学生不再重视任何其它意见。”想要形成教师威信,其必要条件是( )。
A.严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B.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交往和沟通
C.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意识和心理结构
D.加强教师仪表、言语、举止、习惯等方面的整饰
7.【单选】( )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和社会环境(社会交往)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8.【单选】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 )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9.【多选】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说法正确的有( )。
A.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六岁的公民
B.要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C.学校、幼儿园可以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
D.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0.【判断】根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记过期限为6个月。( )
答案解析
1.【答案】B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项,新生儿吸奶属于吸吮反射,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本能动作。其他三项均属于教育现象。
2.【答案】B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应做到因材施教。
3.【答案】B 示范性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题干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是要努力修养自己的道德,以超过一般人;要努力做好学问,有充足的知识和品格来教导学生;要努力树立自己的形象,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世人做个好的示范。因此B正确。
4.【答案】ABCD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主要由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定等五个环节组成。
5.【答案】× 选择德育内容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性质;二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当前的时代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6.【答案】D 加强教师仪表、言语、举止、习惯等方面的整饰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必要条件。
7.【答案】B 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历史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和社会环境(社会交往)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8.【答案】A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9.【答案】B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故选项A错误;第三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得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推销或者要求其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学校、幼儿园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课程辅导。”故选项C错误。
10.【答案】× 根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记过期限为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