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黄铭在活动中经常表现出不能与人合作,张老师想了一个办法,与他达成了协议:只要他与小朋友合作就给一个贴片,积到10个贴片就让妈妈答应他一个合理的要求。张老师运用了( )。
A.行为矫治法
B.游戏矫治法
C.矫枉过正法
D.惩罚矫治法
2.小明从小就很害怕和陌生人交流,一看到陌生人就惊慌、尖叫、退缩。由此判断小明可能是( )。
A.儿童期焦虑
B.儿童期恐惧
C.暴怒发作
D.攻击性行为
3.( )要为儿童提供足够活动空间、活动机会,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重视安全教育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定期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前期
D.幼儿期
4.小蓝在幼儿园经常过度焦虑、中午午睡也睡不好、做噩梦、讲梦话,甚至还伴有有意遗尿现象。由此判断小蓝可能是( )。
A.儿童期焦虑
B.儿童期恐惧
C.暴怒发作
D.攻击性行为
5.暴怒发作主要发生在学前儿童中,男孩多于女孩,城市多于农村,在城市中儿童发生率为( )。
A.4%
B.5%
C.6%
D.7%
6.小蓝被小绿咬了之后,心里非常害怕,经常晚上做噩梦,而且做噩梦的同时呼吸困难,全身不能动弹。由此判断小蓝可能是( )。
A.梦魇
B.睡眠障碍
C.破坏公物
D.厌食
7.小华经常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由此判断小华可能是( )。
A.梦魇
B.睡眠障碍
C.破坏公物
D.厌食
8.下列不属于行为习惯问题的是( )。
A.说谎
B.咬指甲
C.习惯性阴部摩擦
D.拔毛发
9.小红被打了之后,有一天晚上突然被惊醒,瞪目起坐,躁动不安,甚至还大喊着“别打我,别打我!”由此判断小红可能是( )。
A.梦魇
B.夜惊
C.不良进食习惯
D.异食癖
10.孩子在接受医疗时表现的最为典型的情绪问题是( )。
A.儿童期焦虑
B.暴怒发作
C.儿童期恐惧
D.屏气发作
答案解析
1.【答案】A;行为矫治法是行为心理学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学习和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包括增强法、惩罚法、消退法、代币管制法、行为契约、系统脱敏法等,张老师的方法属于代币管制法。
2.【答案】B;由关键词“惊慌、尖叫、退缩”判断,此为儿童期恐惧。
3.【答案】D;幼儿期要为儿童提供足够活动空间、活动机会,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重视安全教育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定期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
4.【答案】A;此题考察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由题干中关键词“过度焦虑”判断,此为儿童期焦虑。
5.【答案】B;暴怒发作主要发生在学前儿童中,男孩多于女孩,城市多于农村,在城市中儿童发生率为5%。
6.【答案】A;此题考察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由题干全身不能动弹判断,此为梦魇。
7.【答案】D;本题考察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由题干中关键词“食欲不振”判断,此为厌食。
8.【答案】A;说谎属于行为问题。
9.【答案】B;由题干中关键词“突然被惊醒,瞪目起坐”判断,此为夜惊。
10.【答案】C;此为拓展知识点,孩子在接受医疗时表现的最为典型的情绪问题是儿童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