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芳芳虽然才上幼儿园中班,但是妈妈把她的周末都安排了各种培训班,导致芳芳都不想上幼儿园,莉莉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去到芳芳家里家访,在得到芳芳妈妈同意后带芳芳去幼儿园玩了半天游戏,结果第二天芳芳果然愿意去上幼儿园了,这是因为( )。
A.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B.游戏能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C.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D.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2.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 )。
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游戏
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
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
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
3.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幼儿的( )。
A.情绪表达能力
B.社会交往能力
C.规则意识
D.思维发展水平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游戏的本质特征( )。
A.游戏是内在需要的自愿活动
B.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
C.游戏富有选择性的自足乐趣
D.游戏有无规则并不重要
5.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前儿童创造性的“火花”,游戏则是点燃“火花”的最佳“引信”,可以使之“熊熊燃烧”。这反映了游戏的什么功能?( )。
A.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
B.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C.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D.游戏能促进儿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6.瘦瘦和胖胖在玩游戏时发生了冲突,云云老师为了让两个幼儿自己尝试解决纠纷,于是把玩具材料撤掉,让幼儿运用自己的交往技能来解决问题。这体现的是自主性游戏的( )关系。
A.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B.自主与指导的关系
C.愉悦与发展的关系
D.材料提供与幼儿需要的关系
7.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时,需要以孩子以往的( )为基础。
A.知识与经验
B.成熟与行为
C.环境与经验
D.知识与行为
8.下列关于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在指导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时要鼓励幼儿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的游戏
B.教师在指导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时要引导幼儿掌握交往技能及规范促进幼儿的交往
C.教师在指导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时要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D.教师在指导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时要允许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
9.下列不属于表演性游戏特点的是( )。
A.创造性
B.游戏性
C.社会性
D.表演性
10.下列关于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错误的是( )。
A.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B.要确保所组织的活动是“游戏”而不是单纯的表演
C.要注重传授表演技巧,技巧性要重于游戏性
D.游戏性与表演性应当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答案解析
1.【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芳芳在失去周末后出现了消极的情绪导致不愿上幼儿园,在老师带领幼儿玩游戏后,消极情绪得到宣泄,因此是游戏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2.【答案】A;此为拓展性知识点,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以把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两大类。
3.【答案】B;题干中的关键词“协商”、“玩伴关系”,说的都是关于社会交往的,故选B。
4.【答案】D;游戏需要规则。
5.【答案】C;考查对“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功能的理解,由关键词“好奇心”“探究欲”“创造性的火花”等可知是创造力的发展。
6.【答案】D;当我们希望幼儿能在与同伴的交往中 尝试解决纠纷时,适当减少材料,能促使幼儿去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社会交往的技能及控制自我冲动。
7.【答案】A;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来源于生活,所以要以儿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才能顺利进行游戏,故选A。
8.【答案】A;A项是教师指导中班角色游戏的方法,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差,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不适合多主题的复杂游戏。
9.【答案】C;社会性属于角色游戏特点。
10.【答案】C;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有:游戏性先于表演性;要确保所组织的活动是“游戏”而不是单纯的表演;游戏性与表演性应当很好地融合、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