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 )年“劳动”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中。
A.2017
B.2018
C.2019
D.2016
2.【单选】关于教育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
B.孟禄在其著作《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中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进行了批驳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是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D.劳动起源说是关于人类教育起源的正确主张
3.【单选】( )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问答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4.【多选】关于学生与教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受保护权
B.教师职业角色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C.学生具有向师性要求教师要扮演好示范者的角色
D.对实施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5.【判断】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
6.【单选】以下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 )。
A.教师外化解题思路,给学生示范
B.给学生布置精选的分层作业,由易到难
C.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知识概括的效果
D.鼓励学生提出更多高质量的假设
7.【单选】玛勒斯等运用量表形式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其中,( )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
A.生理耗竭
B.心理耗竭
C.个人成就感降低
D.去个性化
8.【单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记忆技能属于认知技能
B.知识的概括分为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C.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D.艾宾浩斯最早研究遗忘的发展进程,并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9.【多选】下列( )和社会助长作用与阻抑作用相关。
A.活动动机
B.活动任务的难度
C.活动任务的优先度
D.优势行为参与的程度
10.【判断】小明在完成任务时,总是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由此看出小明的个体学习风格属于场依存型。( )
答案解析
1.【答案】B 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中。
2.【答案】D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A错误。孟禄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进行了批驳,B错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C错误。
3.【答案】A 讲授法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
4.【答案】ABC 对教学内容和材料进行重组和再造,对教材实施二次开发体现创造性,D错误。
5.【答案】√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6.【答案】D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可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但这里注重的是假设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7.【答案】B 心理耗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也是最明显的症状表现,特指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容易迁怒他人,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8.【答案】C 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9.【答案】ABD 社会助长作用和阻抑作用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活动任务的难度。二是优势行为参与的程度。三是活动动机。
10.【答案】√ 场依存型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偏爱社会科学,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