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在西方,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一文中。
A.《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B.《教育论》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课程》
2.【单选】班主任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身示范,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给学生以强有力的教育影响。这体现了班主任应具备( )。
A.家长的情怀
B.较强的组织亲和力
C.为人师表的风范
D.坚定的教育信念
3.【单选】在内发论的代表中,( )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A.孟子
B.柏拉图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4.【多选】学生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
A.学生具有主体性
B.学生具有选择性
C.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调控
D.学生具有创造性
5.【判断】孟禄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
6.【单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包括思想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人际行为规范和仪表行为规范四个方面。下列属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的是( )。
A.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
B.举止稳重大方、潇洒自然、彬彬有礼
C.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D.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
7.【单选】毛毛老师既是高一(三)班的班主任,同时还承担着学校的后勤、行政工作,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了三年之后,她厌倦了这种生活,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开始消极怠工,种种情况说明她出现了( )的现象。
A.教学效能感
B.教师期望效应
C.职业倦怠
D.罗森塔尔效应
8.【单选】引导学生将道德认识付诸行动是( )的方法。
A.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条件
B.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C.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培养
D.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培养
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是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言语信息
B.记乘法表属于奥苏伯尔学习分类中的接受学习
C.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D.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
10.【判断】教师在讲授猫科动物时,列举了猫、老虎、美洲豹来加深理解,突出其本质特征,教师在讲授知识时用了变式。( )
答案解析
1.【答案】A 在西方,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2.【答案】C 班主任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身示范,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给学生以强有力的教育影响。这体现了班主任应具备为人师表的风范。
3.【答案】A 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4.【答案】ABCD 以上说法均正确。
5.【答案】× 孟禄是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6.【答案】A 选项B是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选项C是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选项D是教师的人际行为规范。
7.【答案】C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耗竭感、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
8.【答案】B 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包括:(1)将道德认识与情绪体验结合起来。(2)引导学生将道德认识付诸行动。(3)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引起学生情感共鸣。(4)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做出正确评价。(5)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9.【答案】ABCD 四个选项的表述均正确。
10.【答案】√ 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教师在讲授猫科动物时列举不同动物,变换了非本质特征,所以教师在讲授知识时用了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