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关于班主任工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班主任要优化班级管理层次,建立系统化管理机制
B.班会和团支部会议记录属于学生档案资料
C.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采用循异式谈话
D.班主任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潜能,只要经过教育,都有美好的发展与前途
2.【单选】日本在战后总结发展经验“谁想经济发展的快,谁就必须先发展教育”,说明教育与( )的关系。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科技
3.【单选】认为学生是“花岗岩的脑袋”“不可救药”,从而放弃教育。这违背了( )规律对德育实施的要求。
A.知、情、意、行四要素
B.活动与交往
C.思想内部矛盾
D.长期与反复性
4.【多选】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 )。
A.考察探究
B.社会服务
C.设计制作
D.职业体验
5.【判断】二级课程的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编订。( )
6.【单选】晓彤有很多芭比娃娃,她会给她们做很多漂亮衣服,买一些“家具”,把芭比娃娃看成是自己的姐妹,和她们对话。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体现出晓彤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单选】同学们看到小黄同学因为乐于帮助他人而获得了“校德育标兵”的称号后,班级就形成了一股助人为乐的班风,这种强化属于(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行为强化
8.【单选】( )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奠基人。
A.海德
B.费斯廷格
C.皮亚杰
D.科尔伯格
9.【多选】下列对于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相关经验足够多的情况下,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B.思维定势是一种对学习不利的心理活动
C.只要个体具有一定的能力,个性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D.问题情境中包含的信息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10.【判断】王老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消极的评价自己,这体现了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特征。( )
答案解析
1.【答案】B 学生的书面材料很多:一是学生档案资料,如学籍卡、学生成长档案袋、体格检查表、奖惩记载、历年成绩与操行等;二是班级记录资料,如班级日志、班会和团支部会议记录等;三是学生个人写的资料,如作文、作业、日记等。
2.【答案】A 题干当中体现的是教育对经济的重要性。
3.【答案】D 认为学生是“花岗岩的脑袋”“不可救药”,从而放弃教育。这违背了长期与反复性规律对德育实施的要求。
4.【答案】ABCD 四个选项均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
5.【答案】√ 二级课程的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编订。
6.【答案】B 题干表明晓彤具有泛灵论,这是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7.【答案】C 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被强化而受到强化。也就是说,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地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
8.【答案】D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奠基人,他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跨文化的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9.【答案】ABC 与问题解决的相关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不是一定能够解决。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能够忽略。
10.【答案】× 王老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消极的评价自己,这体现了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