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教师要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标准,应该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实施二次开发。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来看,这体现了教师是( )。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单选】( )对学制的影响是直接的,学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缩影。
A.政治制度
B.生产力
C.文化
D.原有学制
3.【单选】对学生实施诚实教育、公正教育、爱心教育、同情教育等属于( )的范畴。
A.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政治教育
D.法治教育
4.【多选】以下关于“五育”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基础
B.美育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
C.劳动教育协调各育的发展
D.德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
5.【判断】理解教材是领会知识的关键,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
6.【单选】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单选】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C.绩效工资
D.教龄津贴
8.【单选】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此时处于(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自我促成的纪律
D.任务促成的纪律
9.【多选】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有( )。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10.【判断】奖励比惩罚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对学生奖励的次数越多越好。( )
答案解析
1.【答案】B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即要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标准,应该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2.【答案】A 政治制度对学制的影响是直接的,学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缩影。
3.【答案】B 对学生实施诚实教育、公正教育、爱心教育、同情教育等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
4.【答案】BCD 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基础,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是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故BCD表述均错误。
5.【答案】√ 理解教材是领会知识的关键,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6.【答案】A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自己的感觉、知觉和动作来认识、理解周围事物,并与之相互作用。
7.【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8.【答案】C 自我促成的纪律也称自觉纪律或学生导向的纪律约束模式,即自律,其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自我控制。学生把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或任务促成的纪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地遵守,并把维护这一准则作为自己的职责。
9.【答案】ABC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10.【答案】× 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相反的作用。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