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从行为的发展来说,小宝宝都是先坐后爬再步行,最后会奔跑。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可变性
2.【单选】( )主张教育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让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要求和尊严。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生活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3.【单选】俗话说“春来不下种,秋苗无处生”,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
4.【多选】下列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的是( )。
A.考察探究
B.社会服务
C.设计制作
D.职业体验
5.【判断】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区别在于复杂性。( )
6.【单选】下列有关最近发展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近发展区即为儿童已有水平
B.最近发展区即为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C.当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最近发展区时,儿童能独立解决问题
D.儿童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即为最近发展区
7.【单选】欣怡能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不可变更的,井表现出对规则的服从。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欣怡的道德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8.【单选】莫老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导致班级气氛很差,很有可能是引发了( )问题行为。
A.过度活动
B.挫折或紧张
C.寻求注意和地位
D.厌烦
9.【多选】下列选项中,对问题解决具有影响的因素有( )。
A.酝酿效应
B.知识经验
C.问题表征
D.思维定势
10.【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规定,在我国,只要是依法举办的学校,其教育经费都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
答案解析
1.【答案】A 从行为的发展来说,小宝宝都是先坐后爬再步行,最后会奔跑。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答案】A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让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要求和尊严。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C “春来不下种,秋苗无处生”意思是春天不下种子,秋天就没有收获。即孩子的春天就是关键期,适时的教育就是种子,如果错过关键期,孩子的巨大潜能就被白白地浪费了。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答案】ABCD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因此,答案是ABCD。
5.【答案】×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区别在于示范性。
6.【答案】D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实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或可能发展区。
7.【答案】B 儿童在权威阶段表现出对权威的绝对顺从,也表现出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
8.【答案】D 教学内容太难或太易,教学方法过于单调,语言平淡,都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9.【答案】ABCD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1)问题情境与表征;(2)已有知识经验;(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5)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6)个体的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
10.【答案】× 《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同时还明确规定:“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