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豆豆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被晨检的老师发现豆豆发热、干咳,警惕的老师立刻通知豆豆妈妈带去医院检查,确定是否是新冠病毒,结果显示豆豆呈阳性。该幼儿园得知消息后,立刻通知幼儿园全体小朋友回家隔离14天,老师居家隔离14天,期间每天做核酸检测。该幼儿园的做法符合该传染病的( )预防措施。
A.管理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2.潜伏期数小时至1-2日,起病急、高烧、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结膜充血。这是( )的症状。
A.麻疹
B.流行性感冒
C.手足口病
D.流行性乙型脑炎
3.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数小时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楚,有轻度压痛。这是( )的症状。
A.流行性手足口
B.流行性感冒
C.流行性腮腺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4.潜伏期3-10天,可有低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粘膜、舌、齿龈出现分散状疱疹,多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这是( )的症状。
A.麻疹
B.手足口病
C.水痘
D.脓疱疮
5.基于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一般3-7天,最长不超过( )天。
A.7
B.9
C.12
D.14
6.小华所在的班级有幼儿患上了流感,小华妈妈知道后,开始让小华喝板蓝根冲剂,并且让小华坚持走路去上学,多让小华在户外玩耍活动,尽量少带小华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小华妈妈主要是为了( )。
A.管理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病人
7.免疫时间很短,可多次感染的传染病为( )。
A.流感
B.水痘
C.麻疹
D.流行性腮腺炎
8.下列传染病主要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猩红热
C.细菌性痢疾
D.乙型肝炎
9.幼儿突发细菌性痢疾的表现是( )。
A.脓血样便
B.红果酱样便
C.白陶土样便
D.柏油样便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最长潜伏期可以确定该病的隔离期
B.根据该病的传染期可以确定检疫期
C.所有的传染病都会有前驱期
D.病毒、细菌等是导致传染病的病原体
答案解析
1.【答案】A;管理传染源是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检疫;题干中老师发现豆豆的症状后立刻通知家长带去医院检测,得知是新冠后立刻让全园幼儿和老师居家隔离并检疫,符合管理传染源。
2.【答案】B;本题考察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流行性感冒潜伏期数小时至1-2日,起病急、高烧、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结膜充血。
3.【答案】C;本题考察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数小时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楚,有轻度压痛。
4.【答案】B;本题考察手足口的症状。手足口潜伏期3-10天,可有低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粘膜、舌、齿龈出现分散状疱疹,多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
5.【答案】D;本题考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一般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6.【答案】C;流感属于传染病,传染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了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1)组织幼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2)提供合理营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儿童体质;(3)预防接种,提高儿童抗感染的能力。本题中“板蓝根”“走路”“户外活动”等体现了该措施。故本题选C。
7.【答案】A;免疫时间很短,可多次感染的传染病为流感,其它均为终生免疫。
8.【答案】D;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是虫媒传播;猩红热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经过饮食传播。乙型肝炎是通过间接接触方式传播。
9.【答案】A;幼儿突发细菌性痢疾的表现是脓血样便。
10.【答案】D;A、B两个说法反了,C选项起病急速的传染病没有前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