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
【11.21】江西省2024年中小学教招每日一练
2024-11-21 15:20:22

题目

1.【单选】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D.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2.【单选】课的进程次序分明和节奏紧凑,体现了(    )的基本标准。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严密

3.【单选】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    )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A.学科专业知识

B.文化科学知识

C.教育理论知识

D.相关学科知识

4.【多选】人的心理上的成熟是以(    )为标志。

A.独立思考能力

B.较稳定的自我意识

C.个性的形成

D.性机能成熟

5.【判断】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也可以使用境外教材。(    )

6.【单选】在教学生“交通工具”的概念时,老师举了飞机、火车和汽车作为例子,这里老师运用的是(    )。

A.正反例

B.变式

C.参观

D.反例

7.【单选】教师职业心理特征是个体的自然特点、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修养及人格特征等的有机结合,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可靠保证,它不包括教师的(    )。

A.行为特征

B.人格特征

C.认知特征

D.态度特征

8.【单选】小花在做“54÷6=9”这道题时,知道这其实是乘法“6×9=54”的逆运算,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花此时的认知发展至少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多选】《义务教育法》在教育目标中提出,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    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独立思考

B.创新

C.实践

D.劳动锻炼

10.【判断】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因此认知失调必然导致态度改变。(    )

 

 


答案解析

1.【答案】D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则是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也即外在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矛盾。

2.【答案】D 组织严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的进程次序分明和节奏紧凑;二是用教学机智化解突发事件。

3.【答案】C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4.【答案】ABC 心理上的成熟以独立思考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一般是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人的生理成熟以性机能成熟为标志。因此选项D错误。
5.【答案】×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准使用境外教材。

6.【答案】B 飞机、火车和汽车都属于交通工具,所以这里老师运用的是变式。

7.【答案】D 教师职业心理特征分为三大类,即教师的认知特征、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

8.【答案】D 题干中描述孩子能够意识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具有思维的可逆性,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9.【答案】ABC 关于教育目标,《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答案】×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如果认知失调产生,为了恢复认知调和状态,就需要态度的改变。认知失调虽为态度改变提供了条件,却并不必然导致态度改变,为此要及时抓住认知失调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降低失调认知的重要性或数目、提高协调认知的重要性或数目、改变其中的认知要素等)来促使态度发生转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付方式
易公教育
易公教育
客服热线:400-8585-820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总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月湖街道芳草路易公教育(象湖南区教学点)
|
技术支持:网络部
ICP备案号: 赣ICP备2021011319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