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西西很爱笑,西西在幼儿园的小伙伴东东看到西西笑也跟着笑,这体现了幼儿情绪情感特点中的( )。
A.易变换
B.易冲动
C.易传染
D.易外露
2.网传有小朋友偷摸大姐姐的大腿,掀漂亮姐姐的裙子,而其家长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还蛮横无理,说不要和小朋友计较,小朋友不懂事,小朋友更是毫无悔意,导致小朋友此类行为是由于家长忽视了培养幼儿的(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实践感
3.豆豆恐惧洗澡,每次洗澡前总是哭闹,妈妈后来在洗澡盆里放豆豆喜欢的塑料动物,孩子在盆里玩动物,玩得很开心,忘记了妈妈在给他洗澡呢。妈妈这是用了( )的方法调控豆豆洗澡哭闹的情绪。
A.转移法
B.合理宣泄法
C.自我疏导法
D.升华
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情绪培养的主要途径的是( )。
A.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B.保持和谐的气氛
C.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D.教导儿童进行自我疏导
5.年幼时,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大都是因为父母能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父母的依恋包含了更多的尊重与爱戴。这体现了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 )。
A.社会化
B.丰富化
C.深刻化
D.内在化
6.幼儿看到图画书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种心理现象是(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自尊感
7.弟弟不小心把哥哥的变形金刚玩具摔坏了。哥哥很生气,大哭了起来。妈妈见状后对哥哥说:“没事的,弟弟不是故意把你的玩具摔坏的,他也很自责,你就原谅他吧。过几天妈妈再给你买一个。”哥哥听后渐渐不难过了,又和弟弟开心玩耍起来。这是情绪控制法中的( )。
A.升华
B.合理宣泄法
C.学会宽容
D.自我疏导法
8.青青老师今天心情不是很好,来到教室时脸上一副“我很生气,不要靠近”的表情,班上的小朋友们看到她这个样子,都不敢上前和她说话。这体现了情绪具有( )。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人际交往功能
9.学前期的幼儿容易产生的焦虑主要有陌生焦虑和( )。
A.情境焦虑
B.心理焦虑
C.分离焦虑
D.依赖焦虑
10.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B.教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
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答案解析
1.【答案】C;幼儿情绪的易受感染与暗示有关。有一个孩子笑,其他幼儿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笑,如果老师问“你为什么笑”,幼儿往往说“不知道”,或者指别人说“他也笑”,这些现象在小班较为明显。东东跟着西西笑体现了幼儿情绪情感特性中的易感染。
2.【答案】A;小朋友做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可是丝毫没有悔意,家长还蛮横无理,可见家长欠缺了道德感的培养。
3.【答案】A;玩玩具玩得很开心,忘记了妈妈在给他洗澡被转移了注意力,属于物质转移法。B选项,指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与题意不符;C选项,指自己安慰自己,与题意不符;D选项,指把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改为社会能接受的方式,与题意不符。
4.【答案】D;自我疏导是情绪控制的一个方法,不属于学前儿童情绪培养的主要途径。
5.【答案】C;深刻化是指幼儿情绪所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例如题干中对父母表面上物质需求的依恋,到内化的尊重与爱戴。
6.【答案】B;幼儿看到图画书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种心理现象是判断行为好坏的道德感。
7.【答案】C;题干中妈妈引导哥哥要对弟弟的不小心学会宽容,这样哥哥就会觉得自己长大了,超越生气难过,转而体验到高兴和自豪。
8.【答案】D;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来处理人际关系、进行人际交往,属于察言观色,体现了情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9.【答案】C;婴幼儿产生陌生焦虑和分离焦虑,此为拓展知识点。
10.【答案】C;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