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在我国,“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出自于( )。
A.《毛诗正义》
B.《论语》
C.《朱子全书》
D.《学记》
2.【单选】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梅伊曼
B.杜威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3.【单选】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越明确,就越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教育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大。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激励功能
B.导向功能
C.选择功能
D.评价功能
4.【多选】以下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的是( )。
A.英国一向崇尚人文精神,直至今日,古典人文课程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B.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克己”“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等内容,强调了个人自我提高修养的方法
C.原始社会时期普遍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教育
D.西方文化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注重师生平等和民主对话,因而强调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5.【判断】班主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参与者。( )
6.【单选】小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的词,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反推概括
D.比较概括
7.【单选】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与个体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的形成、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年龄段是( )。
A.6~11岁
B.12~18岁
C.19~24岁
D.25~30岁
8.【单选】下列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是( )。
A.努力
B.能力
C.运气
D.任务难易
9.【多选】下列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 )。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和新知识进行联系
C.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态度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0.【判断】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这是属于同化性迁移。( )
答案解析
1.【答案】C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
2.【答案】B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杜威,他的学生克伯屈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3.【答案】A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越明确,就越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教育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大。题干中体现了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故选A。
4.【答案】BD 英国一向崇尚人文精神,直至今日,古典人文课程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的构成;原始社会时期普遍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教育,这体现的是经济制约教育手段。
5.【答案】√ 班主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参与者。
6.【答案】B 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7.【答案】B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8.【答案】A 能力属于内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制因素,任务难易属于外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
9.【答案】ABC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态度;第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和新知识进行联系;第四,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10.【答案】√ 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