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班集体中的核心队伍是由( )组成的。
A.班干部
B.积极分子与班干部
C.班主任与班干部
D.班主任与积极分子
2.【单选】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如感知觉),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如思维能力)。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 )。
A.个别差异性
B.不均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3.【单选】( )是指将评价对象进行量化,采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对搜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判断出价值。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绝对评价
D.相对评价
4.【多选】体现教师劳动创造性特点的是( )。
A.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B.对教材实施二次开发
C.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
D.以身作则
5.【判断】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
6.【单选】李老师在观察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时,发现小景总是拿不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倾向于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小景的认知风格可能属于( )。
A.继时性加工
B.同时性加工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7.【单选】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这种训练创造力的方法属于( )。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8.【单选】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压抑、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这表现的是( )的课堂气氛。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对抗的
D.混乱的
9.【多选】玛勒斯等人确定的职业倦怠的成分包括( )。
A.人际关系紧张
B.个人成就感降低
C.去个性化
D.能量耗竭
10.【判断】上课迟到、拖堂、提前下课违背了教师职业纪律。( )
答案解析
1.【答案】B 班集体中的核心队伍是由积极分子与班干部组成的。
2.【答案】B 题干中体现了不均衡性。
3.【答案】B 定量评价是指将评价对象进行量化,采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对搜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判断出价值。
4.【答案】ABC 以身作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5.【答案】√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依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
6.【答案】C 场依存型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题干描述符合场依存型的特点。
7.【答案】D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题干中“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就属于推测与假设训练。
8.【答案】B 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
9.【答案】BC 玛勒斯等运用量表形式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耗竭感、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
10.【答案】√ 上课迟到、拖堂、提前下课;随意调换上课时间;擅自找人代课,自己去干第二职业或经商、炒股;中断上课去接电话或打电话都是违反教师职业纪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