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明确提出,衣帽储藏间为( )平方米。
A.3
B.8
C.9
D.12
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明确提出,盥洗室为( )平方米。
A.3
B.8
C.9
D.12
3.班级室内空间布局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面积大小、人数、每天要开展的活动的需要灵活设置。现阶段一般幼儿园的班级空间布局会采用以下几种类型:中心型、分散型、动态调整型,其中中心型指的是以( )和黑板、多媒体、钢琴构成聚集的中心点。
A.幼儿
B.教师
C.墙面
D.玩具
4.活动区创设的原则多种多样,例如合理有序地规划区域空间,这要求根据区域活动的( )确定其位置与面积。
A.性质
B.关系
C.空间
D.时间
5.鼓励中大班幼儿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每个区域的位置这说的是活动区创设原则中的( )。
A.合理有序的规划区域空间
B.注重区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C.立体地、动态地利用空间
D.给幼儿留出自由支配的空间
6.活动区创设的特点多种多样,其中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尽可能采用( )的方式,并注意适时、适当、适度,避免因指导过度或指导不当。
A.隐形支持
B.直接指导
C.间接指导
D.师幼互动
7.( )强调,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A.福禄贝尔
B.陈鹤琴
C.蒙台梭利
D.陶行知
8.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目标,确定每个年龄段幼儿需要掌握的关键经验,再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及学习特点,选择( )的材料投入其中,以引发幼儿具有发展意义的区域活动。
①适宜 ②具有趣味性 ③操作性 ④学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天地幼儿园最近开展了一次全园性的班级墙面创设大赛,李子班的成绩不尽人意,在成绩表格的评语上面有园长写给该班教师的评语“该班的墙面风格与其班级课程目标风格不统一”。这表明该班教师违背了墙面环境创设的( )原则。
A.统筹性
B.幼儿参与性
C.适宜性
D.动态性
10.遵循( )原则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给予幼儿同伴合作、动手操作的机会,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A.统筹性
B.幼儿参与性
C.适宜性
D.动态性
答案解析
1.【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满足幼儿一日生活基本的活动需求,为书中原话。最小使用面积活动室为70平方米,寝室为60平方米,厕所12平方米,盥洗室8平方米,衣帽储藏间为9平方米,当活动室与寝室合用时,其房间面积不应小于105平方米。
2.【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满足幼儿一日生活基本的活动需求,为书中原话。最小使用面积活动室为70平方米,寝室为60平方米,厕所12平方米,盥洗室8平方米,衣帽储藏间为9平方米,当活动室与寝室合用时,其房间面积不应小于105平方米。
3.【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室内空间设计的几种类型。中心型。即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幼儿是面向教师围坐,呈U形或半圆形聚集,教师和黑板、多媒体、钢琴构成聚集的中心点。
4.【答案】A;本题考察的是活动区创设的原则,为书中原话。根据区域活动的性质确定其位置与面积。
5.【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活动区创设的原则,为书中原话。立体地、动态地利用空间。如果班级的空间不足,人数相对较多,可以考虑立体地利用空间,把某些需要较大操作空间的材料竖起来或上墙,这样就能节省空间。还可以动态地调整使用空间,同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活动的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鼓励中大班幼儿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每个区域的位置和空间大小。
6.【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活动区创设的特点,为书中教师的间接指导原话。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尽可能采用间接指导的方式,并注意适时、适当、适度,避免因指导过度或指导不当。
7.【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活动区创设的特点,蒙台梭利强调“环境是第三任教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8.【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活动区创设的特点,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目标,确定每个年龄段幼儿需要掌握的关键经验,再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及学习特点,选择适宜的、具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的材料投入其中,以引发幼儿具有发展意义的区域活动。
9.【答案】A;本题考察的是墙面环境创设的原则。每个班级的墙面情况不一样,教师需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整体设计,统筹考虑幼儿园文化、班级课程目标、幼儿主题活动等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避免风格不统一、内容太杂乱或太单一等情况出现,从而使墙面环境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
10.【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墙面环境创设的原则。让幼儿参与班级墙面环境布置,一方面可以体现幼儿作为班级主人翁的主体性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给予幼儿同伴合作、动手操作的机会,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