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由感知运算水平,到前运算水平,到具体运算水平,再到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单选】关于榜样下列与其他不一样的是( )。
A.雷锋
B.老师
C.钟南山
D.马克思
3.【单选】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开始从“量”的急需向“质”的提高转化,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的( )。
A.非职业化阶段
B.职业化阶段
C.专门化阶段
D.专业化阶段
4.【多选】下列选项中,属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是( )。
A.面向少数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D.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5.【判断】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三个方面。( )
6.【单选】科学实验、课堂辩论、外出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和纪律属于( )的纪律。
A.教师促成
B.集体促成
C.任务促成
D.自我促成
7.【单选】妈妈给晴朗穿完羽绒服后,晴朗给他的奥特曼也穿起了毛线衣,妈妈看到问他,“为什么给奥特曼穿毛线衣”,晴朗说道“今天特别冷,不要冷到奥特曼了”。这说明晴朗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单选】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所有偏旁为“扌”的汉字,写出的汉字越多,说明( )越好。
A.求异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9.【多选】以下关于教育类法律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法》是1995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
B.《教师法》是于1996年1月1日施行的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
C.《义务教育法》是根据教育法制定的一部单行法律
D.《教育法》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10.【判断】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之间总是协调一致的。( )
答案解析
1.【答案】B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由感知运算水平,到前运算水平,到具体运算水平,再到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答案】B 老师属于示范,其他三种属于典范。
3.【答案】D 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开始从“量”的急需向“质”的提高转化,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的专业化阶段。
4.【答案】BCD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A错误。
5.【答案】√ 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三个方面。
6.【答案】C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学生被某些学习任务吸引了注意力,因而对别的事情置之不理。题干中科学实验、课堂辩论、外出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和纪律体现的是任务促成的纪律。
7.【答案】B 题干体现了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泛灵论,这是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8.【答案】B 流畅性是指个人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者,即表明其思维流畅性越好。
9.【答案】AD 《教师法》是于1994年1月1日施行的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故选项B错;《义务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一部教育单行法律,故选项C错。
10.【答案】× 一般情况下,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