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论中,( )认为,人的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人的身心发展的实质是个体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二因素论
2.【单选】学龄人口基数多、比例大,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基础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就必然会提高;相反,如果成人人口比例大,教育体系的重心就会转移到成人教育方面。这体现的是人口( )结构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A.年龄
B.就业
C.分布
D.性别
3.【单选】( )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A.卢梭
B.涂尔干
C.帕克
D.爱伦·凯
4.【多选】在教育的要素中,影响教育活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手段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
5.【判断】新时代,我国中小学实施的课程方案有一个,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
6.【单选】以下不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
A.问题情境与表征
B.个体的情绪状态
C.教师的指导
D.世界观
7.【单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 )。
A.实践
B.学习
C.慎独
D.反省
8.【单选】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的内驱力是(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9.【多选】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即( )。
A.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
C.同类比较
D.异类比较
10.【判断】小芹通过努力在上海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给自己购买了重疾险和意外险。这体现了小芹具有安全需要。( )
答案解析
1.【答案】A 内发论观点认为,人的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人的身心发展的实质是个体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
2.【答案】A 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学龄人口基数多、比例大,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基础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就必然会提高;相反,如果成人人口比例大,教育体系的重心就会转移到成人教育方面。
3.【答案】A 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4.【答案】CD 在教育的要素中,影响教育活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5.【答案】×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实施的课程方案有两个,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
6.【答案】C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问题情境与表征、已有知识经验、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和酝酿效应、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以及个体的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因此选C。
7.【答案】C 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因为它是对教师自律意识的培养,是衡量教师道德觉悟的试金石。
8.【答案】B 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9.【答案】CD 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即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事物之间的比较。
10.【答案】√ 安全需要包括个体希望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