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 )是党和国家的文件首次明确使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也拉开了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序幕。
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C.党的十八大报告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单选】关于教学的基本任务,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能是提高学习质量的物质基础
B.鉴赏美是美育的最高层次
C.学生的劳动能力为智能与体能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D.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单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表现为( )关系。
A.授受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责权
4.【多选】在课外活动的类型中,以下属于个人活动的有( )。
A.报告和讲座
B.写小论文
C.阅读各种图书
D.调查社会民情
5.【判断】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载。( )
6.【单选】学生把学业失败归因为不努力,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 )的因素。
A.稳定、内在、可控
B.稳定、外在、可控
C.不稳定、外在、可控
D.不稳定、内在、可控
7.【单选】儿童在熟悉了“萝卜”“土豆”和“芹菜”这类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
A.上位学习
B.组合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类属学习
8.【单选】李老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经常找人代课,自己在家做微商,她主要违背了( )。
A.教师职业理想
B.教师职业技能
C.教师职业纪律
D.教师职业作风
9.【多选】创造力的基本特征有( )。
A.深刻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10.【判断】C—A规则与行为主义的S-R公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
答案解析
1.【答案】D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党和国家的文件首次明确使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也拉开了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序幕。
2.【答案】B 创造美是美育的最高层次,B错误。
3.【答案】C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4.【答案】BC 选项A和选项D属于群众性活动。
5.【答案】×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载。
6.【答案】D 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程度属于不稳定、内在、可控的因素。
7.【答案】A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上位学习是以概括程度较低的概念或命题为基础再去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8.【答案】C 李老师擅自找人代课,自己去干第二职业或经商、炒股,违反了教师应遵守的规章条例,所以她违背了教师职业纪律。
9.【答案】BCD 创造力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10.【答案】× C—A规则与行为主义的S—R公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原则上的区别。相似之处是每当S出现或条件满足时,便产生反应或活动。不同之处是C—A规则中的C不是外部刺激,而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A也不仅是外显的反应,还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或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