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老师为了观察杨洋小朋友发生干扰其他小朋友活动的情况,制定了一个记录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详细记录了杨洋每次出现打人、抢东西、不睡午觉等行为的发生情况,和家长交谈,了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制定出一套专门针对杨洋的教育改善措施,老师运用的是( )。
A.事件抽样法
B.时间抽样法
C.轶事记录法
D.行为检核法
2.在区角游戏中,教师要根据孩子行为出现的频次多少来判断游戏水平和行为质量,应采用( )。
A.实况详录法
B.时间抽样法
C.等级评定法
D.行为检核法
3.观察记录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利弊,其中( )的缺点是缺乏测量的稳定性,无法保持行为的完整性,缺乏行为发生的背景资料。
A.行为检核法
B.等级评定法
C.时间抽样法
D.事件抽样法
4.( )不需要详细描述行为,可减少记录的时间。
A.描述法
B.定点法
C.取样法
D.追踪法
5.( ),又称持续记录法。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实况详录法
D.样本描述法
6.( )是研究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行为或事件做出判断。
A.描述法
B.评定法
C.取样法
D.追踪法
7.下列方法中,( )不属于观察的方法。
A.扫描法
B.定点法
C.取样法
D.追踪法
8.( )又被称为时段定人法。
A.扫描法
B.定点法
C.取样法
D.追踪法
9.轶事记录法属于( )。
A.评定法
B.取样法
C.描述法
D.定点法
10.曾经有一个研究,因为需要对一个孩子连续不断地观察记录(每天24小时不间断),其所做的每一件事和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记录,采用了三位研究者,每人8小时观察。据此判断该运用的是( )。
A.等级评定法
B.轶事记录法
C.实况详录法
D.样本描述法
答案解析
1.【答案】A;题干中,虽然提到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并未将这一个月的时间分段进行观察记录,所以不选时间抽样法;老师详细记录“打人、抢东西、不睡午觉”等行为,只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故选事件抽样法。
2.【答案】C;等级评定法是对被观察者进行观察后,对其表现行为所达到的水平进行评定,并可判断行为质量高低的一种方法。等级评定法需要依据观察者个人的主观判断,需要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判断。比如幼儿园区角活动评定表,就是对这些行为出现的频次是多是少来进行判断,频次多代表发展水平高,频次少代表发展水平低,故本题选C。
3.【答案】D;此为书上原话,考察观察记录方法的优缺点,事件抽样法的缺点是缺乏测量的稳定性,无法保持行为的完整性,缺乏行为发生的背景资料。
4.【答案】C;本题考查取样法,取样法是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观察者经过选择使用预定的类型,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变化的背景中选取被试行为样本,不需要详细描述行为,可减少记录的时间。包括时间抽样法和事件抽样法。
5.【答案】C;此为书上原话,属于观察记录的方法与运用部分的知识点,实况详录法,又称持续记录法。
6.【答案】B;此为书上原话,属于观察记录的方法与运用部分的知识点,评定法是研究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行为或事件做出判断。
7.【答案】C;观察的方法有扫描法、定点法和追踪法,取样法属于观察记录的方法。
8.【答案】A;此为书上原话,属于观察的方法与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扫描法又被称为时段定人法。
9.【答案】C;轶事记录法记录属于描述法。
10.【答案】C;题干中关键词“连续不断”,24小时进行跟踪观察,实况详录法更适合连续不断的跟踪观察,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