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
【3.2】江西省2025年幼教每日一练
2025-03-01 14:48:21

题目

1.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活动学习之后,郎朗老师又开展了一个《身体棒棒棒》的健康活动,希望提升幼儿一定的保护身体的能力。郎朗老师的活动内容是从(    )入手。

A.兴趣 

B.经验 

C.资源 

D.联系

2.苗苗班的小朋友被老师带到养殖区,了解兔子外观上的特征,以及是怎样进食的。该老师采用的是(    )方法。

A.评价 

B.观察法 

C.讨论 

D.游戏法

3.一次下午的户外活动中,幼儿一开始自由选择喜欢的玩具和器械,接着和伙伴组队玩,甚至最后邀请教师参与进来一起玩。这体现出合作式学习的(    )。

A.师幼互动 

B.幼幼互动 

C.全员互动 

D.小组活动

4.中班体育活动《饲养员》中,主要教育内容是在情境中要让幼儿装扮成“饲养员”给“小猪”投喂食物,于是小美老师以向幼儿展示把球扔进不远处的球框的动作来导入活动。小美老师的活动导入采用了(    )。

A.情境导入 

B.问题导入 

C.关键经验导入 

D.律动导入

5.活动过程中,杨洋老师说“大家刚刚的动作不够标准,才会从攀爬网上滑下来,老师再给你们示范一遍,看清动作后你们再尝试一下,也可以想一些其它的好技巧”。杨洋老师是在(    )。

A.小结过渡 

B.评论过渡 

C.问题导入 

D.关键经验导入

6.中班社会活动《我会过马路》中,让每个幼儿学会正确过马路的规则后,俊杰老师让幼儿玩过马路的游戏来结束活动,俊杰老师是运用了(    )策略。

A.延伸扩展 

B.家园共育 

C.简短明了 

D.总结归纳

7.在科学活动中,所有幼儿只知道纸张的唯一用途是写字,于是峰峰老师便问全班幼儿“纸除了可以用来写字,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这个问题导入活动,峰峰老师是用了(    )。

A.展示式提问 

B.层叠式提问 

C.发散式提问 

D.换位式提问

8.在社会活动《我会过马路》结束时,王菲老师通过邀请孩子们来复述活动中的内容来结束活动,明明小朋友说“红灯时不能过马路,会被车子撞,得绿灯才能走”,花花小朋友说“过马路必须走人行道,黄色灯要等”,发发小朋友说“小朋友要和家人一起过马路”,最后王菲老师总结:过马路要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这是采用了(    )。

A.重复 

B.反问 

C.提升式回应 

D.提炼式回应

9.月评开始后,园长和一些主任开始随机到教室听课评教了,在可乐老师的科学活动《瓶子吹气球》中,各位领导看到可乐老师先是用材料导入主题,再提问引发幼儿提出猜想,接着给幼儿提供各种瓶子和气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效果不错,各位领导对可乐老师的评价都不错,领导对可乐老师的(    )评价不错。

A.活动目标 

B.活动组织形式 

C.活动方法 

D.活动环境材料

10.乐华老师根据本周的主题“交通”设计了一个认识红绿灯的活动,在活动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乐华老师带领幼儿在十字路口观看行人是如何过马路的。这体现了教育活动的(   )。

A.整合性

B.生活性 

C.趣味性 

D.动态性

 

 


答案解析

1.【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教育活动内容的设置与编排,从联系入手是指教育内容之间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的关联,题干中《安全教育》是一个整体的健康教育内容,而《身体棒棒棒》则是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这之间是整体到部分的联系。

2.【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教育方法的类型,观察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变化的方法,题干中老师带幼儿去养殖区的目的是让幼儿观察兔子的特征和进食状态,符合观察法,因此是选B。

3.【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特点,师幼互动是指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指导幼儿游戏活动,幼幼互动是指教师把幼儿分为异质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活动,全员互动是指教师、幼儿和环境之间多向互动,题干中幼自由选择玩具和器械、和组队玩,可和教师一起玩,体现了多向互动的特点,因此符合全员互动。

4.【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导入的策略,关键经验导入是指把教学活动的核心知识点或者相似的知识放在导入环节引出主题,题干中教学内容是让幼儿给猪投喂食物,需要用到“扔”这个动作,因此在导入时教师展示扔球的动作,展示了“扔”这个关键经验,因此选C。

5.【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过渡的策略,评论式过渡是指对幼儿上一个环节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再提出下一个活动的要求,题干中杨洋老师先评价幼儿的动作不标准后再提出新的要求,是评论式过渡。

6.【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结束策略,总结归纳策略包括教师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和创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儿歌或游戏结束活动,题干中俊杰老师让幼儿以角色扮演的游戏结束活动,是属于总结归纳策略。

7.【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对教师方法的评价,展示式提问是仅有一个答案;层叠式提问是指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提问,一连串层层推进的问题早已设计好,问题之间强调逻辑联系,不必根据幼儿回答,幼儿跟着老师走;发散式提问是引发幼儿多方思考,没有固定答案;换位式提问是让幼儿换位思考,如果幼儿是对方,会怎样做。题干中纸可以做,还可以做什么?还可以做要引发幼儿对于纸的用处的多方思考,因此是发散式提问。

8.【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回应策略,提炼式回应指的是把幼儿比较杂乱的回答进行概括总结,没有提升难度,题干中,王菲老师仅是把三位小朋友的回答进行了概括,所以是提炼式回应。

9.【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对教师教的评价,题干中“导入”“提问”“操作”等关键词知道是在描述可乐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因此领导对可乐老师的活动方法评价不错。

10.【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教育活动的特点,整合性是把不同的融合在一起,生活性是指内容和途径场所和幼儿生活相关,趣味性是指内容生动有趣和环境材料丰富多样,动态性是指在过程上和环境上可以变化,题干中乐华老师为了教导幼儿交通规则,带领幼儿来十字路口,内容本身是幼儿生活相关的,其次途径也是生活中实际的场所,因此是生活性。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付方式
易公教育
易公教育
客服热线:400-8585-820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总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月湖街道芳草路易公教育(象湖南区教学点)
|
技术支持:网络部
ICP备案号: 赣ICP备2021011319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