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与批改作业
D.课外辅导
2.【单选】教师职业融合在其他行业之中,还没分离出来的阶段是( )。
A.非职业化阶段
B.职业化阶段
C.专门化阶段
D.专业化阶段
3.【单选】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4.【多选】外铄论的观点又称( )。
A.自然成熟论
B.预成论
C.环境决定论
D.经验论
5.【判断】劳动起源说是关于人类教育起源的正确主张。( )
6.【单选】在偏僻乡村任教的李老师多年来以教育为乐,执着坚守,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爱岗敬业
B.教书育人
C.关爱学生
D.爱国守法
7.【单选】生物老师严丽丽在备《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时,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为“说出细胞分化、组织等的定义,知道人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认同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观点”。这体现了教师行为( )的特征。
A.任务取向性
B.明确性
C.多样性
D.启发性
8.【单选】李某做出以下哪种行为,将不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
A.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B.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作弊
C.骗取教师资格证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
9.【多选】以下属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的有( )。
A.家庭教养方式
B.社会风气
C.态度定势
D.认知失调
10.【判断】“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属于非概括性命题。( )
答案解析
1.【答案】D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2.【答案】A 教师职业融合在其他行业之中,还没分离出来的阶段是非职业化阶段。
3.【答案】C 平行管理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4.【答案】CD 外铄论观点又称环境决定论、经验论等。内发论观点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所以A、B不能选。
5.【答案】√ 劳动起源说是关于人类教育起源的正确主张。
6.【答案】A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题干中老师多年以教育为乐,无私奉献体现了爱岗敬业。
7.【答案】B 题干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以明确教学行为目标,体现了教师行为特征中的明确性。
8.【答案】A 《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9.【答案】ABCD 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有家庭教养方式、同伴群体和社会风气。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10.【答案】√ 非概括性命题,或者称特殊关系的命题,表述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