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老师在二次晨检时发现明明口腔出现疱疹,手心也出现疱疹,立即将明明带到隔离室,这是为了( )。
A.管理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染病患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可作为隔离患者的依据之一
B.我们可以根据某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确定这种传染病的检疫期限
C.病原携带者可分为病后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D.起病急速时可出现漫长的前驱期
3.免疫时间短,可多次感染的疾病是( )。
A.水痘
B.麻疹
C.流感
D.血吸虫病
4.幼儿突发细菌性痢疾的表现是( )。
A.脓血样便
B.红果酱样便
C.白陶土样便
D.柏油样便
5.隔离期限长短的依据是( )。
A.潜伏期
B.传染期
C.前驱期
D.检疫期限
6.在春季多发的传染病包括( )。
①水痘 ②麻疹 ③流行性感冒 ④流行性腮腺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 )等有关。
①病原体种类 ②数量 ③毒力 ④易感者的免疫状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下列传染病中不会出现皮疹的是( )。
A.腮腺炎
B.麻疹
C.水痘
D.手足口病
9.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 )。
A.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B.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C.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又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D.经常播散病原体的人群
10.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计划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答案解析
1.【答案】A;老师在二次晨检是发现明明口腔出现疱疹,手心也出现疱疹,立即将明明带到隔离室,这是为了管理传染源。
2.【答案】D;起病急速时可不出现前驱期,故本题选D。
3.【答案】C;免疫时间短,可多次感染的疾病是流感,终身免疫的是麻疹和水痘,反复感染的是血吸虫病。
4.【答案】A;患细菌性痢疾的患儿轻者常以发热、腹痛、便后有下坠感及伴有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要症状。
5.【答案】B;根据传染期,确定隔离期限。
6.【答案】D;在春季多发的传染病包括水痘、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7.【答案】A;此题考察传染病特征中的有传染性,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8.【答案】A;腮腺炎的症状表现为腮腺肿大。
9.【答案】C;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受该病感染的人。
10.【答案】A;传染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其中管理传染源包括早发现、早隔离、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入境检疫”体现的是早发现措施。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