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在影响学制的因素中,( )对学制的影响是直接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因素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原有学制与国外学制
2.【单选】关于教育的起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依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3.【单选】李老师在教学进程中,自始至终有意识地做好组织工作,同时能有效控制课堂中的消极行为,对突发事件能机智地处理。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标准中的( )。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严密
4.【多选】关于教育与社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人口的自然结构是指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比例
B.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
C.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不依赖于教育
D.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教育才能发展到什么水平
5.【判断】素质教育就应该减少课堂教学,让学生去课外搞活动。( )
6.【单选】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中,处于第二阶段的是( )。
A.口唇期
B.潜伏期
C.生殖期
D.肛门期
7.【单选】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唱歌技能
D.写作技能
8.【单选】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或信念被称为( )。
A.态度的认知成分
B.态度的情感成分
C.态度的行为成分
D.态度的意志成分
9.【多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B.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C.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D.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10.【判断】行为的典范性只要求教师在道德品质上对学生起示范作用,这是由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特点与教书育人性所决定的。( )
答案解析
1.【答案】A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在影响学制的因素中,政治制度对学制的影响是直接的,学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缩影。
2.【答案】D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D错误。
3.【答案】D 教育机智体现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标准中的组织严密。
4.【答案】ABD 教育影响人口的思想品德素质。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会培养出有什么品质的人。故C错误。
5.【答案】× 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形式,也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6.【答案】D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包括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7.【答案】C 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选项A、B、D属于智慧技能。
8.【答案】A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或信念。
9.【答案】AC 选项B正确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选项D正确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10.【答案】× 教师不仅要在道德品质方面,还要在理想信念、情绪情感、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由两方面决定:一是由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的。二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意识的自觉性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高度相关。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教书育人性特点要求教师要有遵守职业道德的责任性与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