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王某以成绩差为由令其正在上初中的儿子辍学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生存权
B.安全权
C.发展权
D.受尊重权
2.【单选】( )是教师在完成某一阶段教学后,希望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达到的要求或变化。
A.教育目的
B.教学计划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3.【单选】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是( )的基本观点。
A.预成论
B.内发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
4.【多选】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思想是指( )。
A.教师中心
B.教材中心
C.课堂中心
D.学生中心
5.【判断】四科与“三艺”是中外最早的活动课程。( )
6.【单选】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表明教师要遵循的师德规范是( )。
A.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
C.终身学习
D.教书育人
7.【单选】小刘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积极负责地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在奥苏伯尔看来,这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8.【单选】教师要高度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力求在第一次讲话或第一堂课时就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树立初步的威信。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教师获得威信的( )。
A.有效途径
B.精神动力
C.重要捷径
D.基本条件
9.【多选】注重创造力个性的塑造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助于塑造学生创造力个性的方法是( )。
A.保护好奇心
B.重视逻辑思维能力
C.鼓励独立性与创新精神
D.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10.【判断】奥苏伯尔的附属内驱力中,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这属于加涅的刺激—反应学习。( )
答案解析
1.【答案】C 题干中让正在上初中的儿子辍学,无法接受教育,侵犯了其发展权。
2.【答案】C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完成某一阶段教学后,希望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达到的要求或变化。
3.【答案】C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
4.【答案】ABC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思想。
5.【答案】× 学科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孔子将古代封建文化典籍分为诗、书、礼、乐四科,古希腊智者派创立文法、修辞学、辩证法“三艺”课程,四科与“三艺”是中外最早的学科课程。
6.【答案】D 教书育人是为调节教师与职业活动的关系而出现的师德条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首要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7.【答案】C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题干中小刘是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属于附属内驱力。
8.【答案】C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教师获得威信的重要捷径。
9.【答案】ACD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分析思维的倾向,进而重视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即没有严密的逻辑分析,而是直接根据事物的现象及其变化做出判断。B项说法错误。
10.【答案】√ 奥苏伯尔的附属内驱力中的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属于加涅学习层次分类中的刺激—反应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是指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属于这类学习。如学生由于正确回答问题受到了教师的表扬,多次以后增加了喜欢回答问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