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教育等是( )的基本观点。
A.二因素论
B.内发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单选】下列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有( )。
A.市博物馆
B.乡土资源
C.省科技馆
D.学校图书馆
3.【单选】关于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理成熟期提前
B.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
C.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D.自我意识削弱,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4.【多选】以下属于典范的是( )。
A.历史伟人
B.革命导师
C.家长
D.教师
5.【判断】通过上课来实施德育渗透是最基本的途径。( )
6.【单选】( )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A.去个性化
B.适应不良
C.心理耗竭
D.有效社交
7.【单选】学生在阅读他们不熟、不懂的材料时,会放慢速度,逐字逐句地理解。学生使用的元认知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8.【单选】“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体现的是( )。
A.依法执教原则
B.教育民主原则
C.教书育人原则
D.人格示范原则
9.【多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即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10.【判断】在公益劳动中,任何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都会比单独活动更积极、更有干劲。( )
答案解析
1.【答案】C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2.【答案】D 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学校图书馆属于校内课程资源。
3.【答案】D 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之一,D错误。
4.【答案】AB 家长和教师属于示范。
5.【答案】√ 通过上课来实施德育渗透是最基本的途径。
6.【答案】A 去个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7.【答案】D 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题干描述属于调节策略。
8.【答案】C 教书育人原则是指教师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师要做到知德双修、教书与育人并举。题干就体现了这点。
9.【答案】ABCD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即“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10.【答案】√ 在体育活动、公益劳动中,任何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都会比单独活动更积极、更有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