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主张教学过程是“学思结合”结合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单选】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经济结构。某地学校教材为了适应这些情况,适当补充了一些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的乡土教材。该地学校的做法体现了教学的( )。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单选】类似狼孩这类从小离开人类社会,依靠动物、与动物为伍成长的儿童很难获得人的正常发展,这说明(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主观能动性
4.【多选】下列关于“当代学制改革发展的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方向
B.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
C.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表现之一是义务教育逐渐向幼儿教育方向扩展,将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范畴
D.中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学发展
5.【判断】在职培训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
6.【单选】发现教学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
A.教学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B.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境而不是某一个知识点展开
D.教学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7.【单选】李老师时常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缺乏适应性,这是属于( )。
A.耗竭感
B.去个性化
C.个人成就感降低
D.慢性疲劳
8.【单选】以下属于“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的是( )。
A.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B.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C.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
D.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
9.【多选】下列属于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条件有( )。
A.教育者言行一致
B.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C.获得社会反馈
D.在道德实践中获得道德经验
10.【判断】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观点看问题,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说明此时儿童处在前运算阶段。( )
答案解析
1.【答案】A 孔子在教学过程上,主张“学思结合”。
2.【答案】B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属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3.【答案】C 狼孩体现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4.【答案】ABCD 所有选项均正确,故选ABCD。
5.【答案】× 自我教育即专业化的自我建构,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6.【答案】B 发现教学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境而不是某一个知识点展开。二是教学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三是教学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7.【答案】C 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自我效能感下降,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缺乏适应性。
8.【答案】D 选项A、B、C属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
9.【答案】ABCD 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条件有:教育者言行一致;在道德实践中获得道德经验;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获得社会反馈。
10.【答案】× 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观点看问题,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说明此时儿童具有了去自我中心的特点,说明儿童处在具体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