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荀子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这体现了( )。
A.陶冶法
B.榜样法
C.说服法
D.锻炼法
2.【单选】一般而言,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倾向一般呈(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负加速
3.【单选】( )由于否认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作用,否认心理反应的能动性,而走向了机械主义发展观的极端。
A.内发论
B.外铄论
C.二因素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多选】下列属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的是( )。
A.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B.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C.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
D.培养目标包括了教育目的
5.【判断】班级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 )
6.【单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由( )提出的。
A.辛格莱和安德森
B.苛勒
C.桑代克
D.奥苏伯尔
7.【单选】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是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单选】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 )。
A.越低
B.越高
C.适中
D.较高
9.【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已经有了“鸟”的观念,再学习“百灵鸟”这种动物属于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属于上位学习
D.上位学习又叫总括学习
10.【判断】原型操作是指智慧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
答案解析
1.【答案】A “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是指音乐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它感化人也是十分迅速的。这体现了陶冶法中艺术浸染的作用。
2.【答案】A 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倾向一般呈正相关,即教育程度越高,人口流动和迁移倾向越高。
3.【答案】B 外铄论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但外铄论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否认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作用,否认心理反应的能动性,而走向了机械主义发展观的极端。
4.【答案】BC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并没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5.【答案】√ 班级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
6.【答案】D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由奥苏伯尔提出的。
7.【答案】C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做到去自我中心;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8.【答案】C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难度中等,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9.【答案】BD 选项A是下位学习。选项C命题学习有三种形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0.【答案】× 原型内化是指智慧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