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
A.测验
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术、认字的水平
C.考试
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2.下列不属于探究式学习特点的是( )。
A.自主性
B.开放性
C.情境性
D.实践性
3.从( )入手要求,教师选择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来自幼儿园周边的环境资源。
A.经验
B.兴趣
C.资源
D.联系
4.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是教师运用语言与幼儿进行互动中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A.发问
B.反问
C.追问
D.提问
5.大班阅读活动“寻找消失的爸爸”,在幼儿从图画中寻找线索推测消失的爸爸去了哪里后,教师继续提问“爸爸是从哪里出发的?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该教师运用的提问策略是( )。
A.发问
B.反问
C.追问
D.重复
6.在活动过程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调整活动,在环境上,也可以根据幼儿兴趣进行调整,这体现了教育活动的( )。
A.趣味性
B.整合性
C.生活性
D.动态性
7.老师把上一环节所学主要内容复述一遍,这属于( )。
A.复述式过渡
B.评论式过渡
C.直接过渡
D.问题式过渡
8.所谓( )就是指利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知识点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导入。
A.故事导入
B.关键经验导入
C.材料导入
D.情境导入
9.( )是指幼儿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A.合作式学习
B.探究式学习
C.体验式学习
D.接受式学习
10.在教育活动设计中,教师既要对教育活动进行必要的预设,同时,更要给教育活动设计留有足够的空间。这体现了( )。
A.发展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渗透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答案解析
1.【答案】D;一般情况下,幼儿园不能进行考试测验,而应关注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2.【答案】C;情境性是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3.【答案】C;从资源入手要求,教师选择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来自幼儿园周边的环境资源。
4.【答案】D;本题考察提问语言策略,此为书中原话。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提问是教师运用语言与幼儿进行互动中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5.【答案】C;该教师问了两个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故选追问。
6.【答案】D;过程和环境都可以进行调整,体现了动态性。
7.【答案】A;关键词“复述”得知,此为复述式过渡。
8.【答案】B;所谓关键经验导入就是指利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知识点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导入。注意关键词“核心知识点”。
9.【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接受式学习的概念,接受式学习是指幼儿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10.【答案】D;教师对教育活动的内容留有足够的空间去调整,这是属于开放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