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一物多玩,最适宜的方法是( )。
A.教师集体示范
B.幼儿自主探索
C.教师分组讲解
D.教师逐一训练
2.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活动的主题不断地调整环境体现的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 )。
A.整合性
B.指导性
C.动态性
D.生活性
3.下列关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对教育活动设计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鼓励儿童积极动手操作
B.强调儿童自主活动,鼓励儿童自我反省抽象和自我建构
C.重视发现式教育
D.要相应地调整教育行为
4.维果斯基认为,所谓( )是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如语言等。
A.最近发展区
B.鹰架教学
C.心理工具
D.自然经验
5.大华老师发现班上很多小朋友都对五颜六色的泡泡感兴趣,于是设计了一节《吹泡泡》的科学活动,大华老师的做法符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 )原则。
A.主体性
B.活动性
C.发展性
D.整合性
6.合作式学习模式是指以达成( )为导向,以( )成员互动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充分调动教育活动各动态因素的合作共享为动力资源,依据整个小组的成绩为奖励和评价依据的一种教育活动模式。
A.教育活动目标;异质小组
B.个体目标;同质小组
C.共同目标;异质小组
D.小组目标;同质小组
7.在科学活动《影子》中,熊老师在活动开始前先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为什么有的时候影子长,有的时候影子短?”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熊老师的做法属于活动导入策略中的( )。
A.情境导入法
B.故事导入法
C.问题导入法
D.关键经验导入法
8.( )离不开体验的过程,必要的接受式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探究。
A.接受式学习
B.体验式学习
C.探究式学习
D.合作式学习
9.导入活动所占时间以不超过整个活动时间的五分之一为宜,说明在导入时要遵循( )原则。
A.与教学内容一致性
B.激发幼儿兴趣
C.简短明了
D.结构完整
10.评价者可以在日常活动中采用观察、记录、交流等多种方式对教师和幼儿进行评价,也应当把来自家庭、社区等多种方式渠道的信息作为一种评价的途径,这体现了教育活动评价的( )原则。
A.尊重性
B.科学性
C.全面性
D.情境性
答案解析
1.【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园户外活动具有幼儿自主性强的特点,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各种小器械,使其具有更大的变通性、灵活性,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各种材料的使用率。在户外活动中,一种新的玩具出现,很多幼儿并不知道如何使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打破运动器材本身的局限性,从而做到一物多玩。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C;由关键词“不断地调整”可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活动的主题不断地调整环境体现的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动态性。
3.【答案】D;“要相应地调整教育行为”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
4.【答案】C;此为书上原话,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部分的知识点,所谓“心理工具”是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如语言等。
5.【答案】A;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大华老师发现幼儿对泡泡感兴趣,于是设计了《吹泡泡》的活动,这符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主体性原则。
6.【答案】C;此为书上原话,合作式学习模式是指以达成共同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成员互动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充分调动教育活动各动态因素的合作共享为动力资源,依据整个小组的成绩为奖励和评价依据的一种教育活动模式。
7.【答案】C;问题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对幼儿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使幼儿产生疑虑,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欲望的方法。
8.【答案】C;此为书上原话,探究式学习离不开体验的过程,必要的接受式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探究。
9.【答案】C;导入要尽量简短明了,时间不宜超过活动的五分之一。
10.【答案】C;评价者可以在日常活动中采用观察、记录、交流等多种方式对教师和幼儿进行评价,也应当把来自家庭、社区等多种方式渠道的信息作为一种评价的途径。体现了教育活动评价的全面性原则。注意关键词“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