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影响( )。
A.教育观念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2.【单选】在现代学制改革中,同时肩负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任务的美国式高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这反映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正走向( )。
A.现代化
B.消融
C.分化
D.综合化
3.【单选】适用于选拔人才的评价是(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他人评价
D.自我评价
4.【多选】对于先进生的教育,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
A.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B.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C.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D.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5.【判断】我国进入唐宋时期,官学衰微、文化下移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出现,私人讲学之风逐渐兴起。( )
6.【单选】甄老师在教授新课的时候,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这体现的行为特征是( )。
A.多样性
B.启发性
C.任务取向性
D.明确性
7.【单选】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树。”体现了哪种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
A.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来学习
B.向师德典型学习
C.进行“榜样对照”
D.慎独
8.【单选】下列不属于人本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
A.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B.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C.情景教学模式
D.开放课堂教学模式
9.【多选】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包括( )。
A.内驱力
B.学习期待
C.学习需要
D.诱因
10.【判断】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可以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
答案解析
1.【答案】D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2.【答案】D 题干体现了中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学发展,走向综合化。
3.【答案】A 相对评价依据评价对象的成绩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成绩的优劣,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4.【答案】ABD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是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5.【答案】× 我国进入春秋时期,官学衰微、文化下移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出现,私人讲学之风逐渐兴起。
6.【答案】B 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要启而得法。启发性教学的实质是做到后次复习前次,在原有知识结构上产生学习的新需要,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做到“新课不新”,启而得法。
7.【答案】B 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树。”在教育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具有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是执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模范代表,如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教学名师”、“最美教师”等都是师德典型。
8.【答案】C 本题考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典型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三种: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教学模式。C项不属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典型的教学模式,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9.【答案】BC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0.【答案】√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